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新京报:谁泄露了女司机的隐私信息

刘远举

2015年05月13日09:09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谁泄露了女司机的隐私信息

在现代生活中,公民为了自己的安全,让渡了自己的私生活信息给政府机构,保护好这些隐私就是相关部门的应有之责。

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博、博客、微信这些新媒体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由于这些新媒体用户产生内容的特性,普通人获得了比之前更大的话语权,由此,也产生了谣言、诽谤、人身攻击等问题。前一段时间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分手八卦,以及最近成都女司机被人肉的事儿,便是其中一例。

像刘强东、奶茶妹妹等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般来说,正因为身处舆论的聚光灯下,公众人物的行为,往往在法律底线之上,遵循着更高的标准。当事人对名誉、隐私事件的判断,其行为准则,往往比法律的底线更宽松。他们往往会让渡一部分隐私,忍受一些谣言。即便打官司,也会放弃赔偿,或者捐赠赔偿所得。为此,他们也能在与社会舆论的互动中获得一些好的声誉甚至实际利益的回报。

法律也给了受害者这样的选择权利。以诽谤为例,诽谤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告诉才处理”,即被害人告,刑法才处理,被害人自愿不告诉的,刑法不予处理。这就使得公众人物在面对隐私被侵犯,被诽谤的时候,有了自主抉择的空间。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公众人物忍受隐私与名誉被侵犯,这仅仅是一个现实的折中,法律对他们的保护仍然是一视同仁的。

其实,比起公民间的名誉侵权,更可怕的是公权对公民名誉与隐私的侵犯。

此次,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案件持续发酵后,网上有很多议论。虽然,男司机打女司机,是个体愤怒之后的“激情行为”,但网民在网络上普遍性的支持男司机打人,为之叫好,其中甚至不乏社会的精英人士,则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某种程度上,这反映的是对公权力的失望,不相信公权力能靠谱的对女司机施以相应的惩罚,甚至不相信公权力能保护自己的安全,转而寻求私力救济。

在舆论沸腾之后,女司机遭到网民的人肉搜索,其姓名、家庭住址、家人都被曝光在网上。更重要的是,其多次违章记录与开房记录也被人发在网上,好事者据此甚至推算出女司机的生理周期,舆论的暴戾可见一斑。查询违章记录,不但需要车牌号,还需要发动机号、车架号等其他信息,而这些信息,一般来说,非车主是不知道的,只有留存车辆登记信息的机构才能全面了解,当然,也存在4S店或相关车辆服务机构知道发动机号这些信息的可能。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开房记录有相关强力部门才能查询。这些信息属于公民隐私,相关部门也有一定的纪律与规定来保护公民的隐私,可是现实常常会有一些泄露的情况发生。

其实,一般来说,网友的人肉搜索,只能查到公民日常的生活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暴露在公众之中,很难形成大的伤害。但在现代生活中,公民为了自己的安全,让渡了自己的私生活信息给政府机构,保护好这些隐私就是相关部门的应有之责。否则,这反过来会伤害到让渡私生活信息的合法性。网络上的查询行为都是留痕迹的,政府相关部门要给成都女司机一个说法并不难。所以,这件事情的后续如何发展,意味着相关部门对待公民隐私的态度问题。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