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增加劳动报酬”让劳动者更有“获得感”

郭俊奎

2015年04月29日11:1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4月29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提出“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令百姓感动。一线劳动者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但往往收入都比较低。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一线工人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因此,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是习总书记向亿万在农村、在城市、在海岛、在戈壁、在祖国四面八方挥汗如雨的劳动者的郑重承诺,也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落实。

“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是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刻诠释,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队伍里所占比例非常大,虽然他们质朴、真实、忠诚、单纯、勤劳、豁达,视劳动为使命,视责任为生命,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应该善待他们,不能让他们吃亏。在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战略布局中,劳动者永远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劳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在贫富悬殊加剧的当下,增加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从实践中看,增加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既可以体现出国家对一线劳动者劳动价值的认可,让一线劳动者从劳动价值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可以让一线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觉得有干头、有奔头,以便更好地尽“主人翁”之责,献“主人翁”之力,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因此,应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初次分配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上提高劳动者的尊严与地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使“流汗”创新者不再“流泪”,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