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环球时报:“民主外衣”拴不住日本的冒险政策

熊达云

2015年04月27日09:19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熊达云:“民主外衣”拴不住日本的冒险政策

  近几年来,日本执政当局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心中老不是滋味,阴里阳里采取了许多制约中国发展、企图阻扰中国前进步伐的措施。抛弃中日两国政府达成的默契,突然将本已搁置争议的钓鱼岛实行国有化的措施是其一,安倍上台以来死皮赖脸地贩卖其价值观外交乃其二,近两年来紧锣密鼓地推动的集体安全保障立法,以实现日本军队驰骋国际舞台为其三,最近绑架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通过关于海洋安全的声明以牵制中国是其四。对于日本这一系列的表演,我国部分学者和媒体认为日本这是图谋恢复军国主义,重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他国老路的前奏。

  揭露日本复辟军国主义,警惕其扩军备战,防患其可能发生的对外扩张、尤其是对我国铤而走险的图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军国主义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法制概念。在政治上,就日本而言,军国主义主要是指日本军事集团不受政治集团的控制和制约,利用宪法规定的“统帅权独立”原则,以“帷幄上奏权”和“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为武器,将军事策划指挥权置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上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法制层面上,军国主义得到了以明治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保障,战前日本法西斯军事集团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且频繁地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正是因为有日本国内法为其提供法律支持,旨在加强从物质上支持日本对外侵略的《国家总动员法》、以支持军阀独裁为目标的“大政翼赞选举运动”等都获得了帝国议会的法律支持。在经济上,军国主义的表现就是一切经济安排都服从于军事扩张的需要,社会生活上则是对民众实行恐怖统治。至于日本军队的扩张成性和在日本的殖民地以及被占领国家表现出来的嗜杀成性则只是军国主义在军人身上的外在表现而已。

  战后,美国占领军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造,尤其是从制度上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体制,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蹈战前的覆辙,日本似乎基本上没有了适合军国主义体制存在的土壤。当然,由于美国对于日本的改造只为了满足其本国的战略需要,很多对日改造措施半途而废,使得军国主义毒素在日本未能得到彻底清除。但是,只要美国不彻底抛弃对日防范心理,战后国际秩序继续维持,日本的军国主义毒素想要壮大为曾使美国深受创伤的军国主义体制恐怕不大可能,而且,经过战后长期和平生活熏陶的日本民众,应该说绝大多数也不会轻易答应军国主义在日本重新粉墨登场。因此,如果我们仍然把眼睛盯在日本是否复辟军国主义,并将其采取的一些内外政策与军国主义挂钩展开批评,有可能使我们的批评缺乏针对性或瞄靶不精准而失去说服力和战斗力,从而得不到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还有可能由于自己的注意力偏移而使对方暗度陈仓。

  既然日本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太可能恢复军国主义体制,是否就意味着日本不会冲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利用某些国家的战略失误,借机扩充军力,增加日本军队染指世界事务的分量,乘机混水摸鱼,做出破坏迄今维持的与周边邻国和平相处之道,甚至冒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