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免费厕纸人均1.6米也是文明代价

堂吉伟德

2015年04月23日14:0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对如厕者来说,公共厕所能免费提供手纸当然是件受欢迎的事。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在全市2600多座环卫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为此,静安区一个公厕已在试点免费提供手纸,半年多试点下来,如厕者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平均为1.6米。(4月23日《新闻晨报》)

小小的免费厕所手纸,背后是笔不可低估的经济账:静安区39座环卫公厕全部免费提供手纸,一年的资金需求在70万元-80万元之间;虹口区87座环卫公厕,一年手纸的费用约为30万元。2012年,合肥市位于芜湖路与金寨路交口的稻香楼公厕,尝试提供免费手纸,但两小时就要一大卷,两个月试行后,这项便民措施被迫终止。为此,广州市城管部门曾明确表示,从北京等地提供免费厕纸的做法看,这项公共服务的开销很大,增加了很多预期之外的开销,目前来说操作性不强,就广州目前的现状来看,并不适合推广公厕免费厕纸。

免费厕纸走得好不好,确实取决于公众的文明程度。这项在国外实施多年且日益成熟的做法,何以在国内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局?一方面在于国人的文明素质确实需要得到提升,免费之下的“公地悲剧”还有待解决;另一方面则源于文明的实现,需要耐心和引导,更需要做好付出文明代价的准备。换言之,文明的实现要基于必要的环境培育,并形成强大的促进力。

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文明的程度得到了整体提高,“手纸文明”式的讨论也引发了全民的反思。同样作为免费手纸政策的实施,一些地方因为贵在坚持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淮安市清浦区试点“厕所革命”,在城区免费公厕配备免费厕纸。两年多的实践结果发现,大量浪费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免费厕纸变身“文明试纸”,结果出乎很多人预料。这样的结果,与国内几个地方的失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政策实施者对于出现的各种可能性有所预判,并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把关。比如他们聘请专家进行了测算,对一个厕所每天的用量有了明确的标准限定;同时又使用了相应的技术限制手段,让入厕者每次都尽量在限定的范围内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加大了节约宣传的力度,并在显著的位置张贴了提示语。怕就怕,一尝试出现风险就投鼠忌器,或者出现预料之外的状况,就没有想到改进的办法。若是没有公共政策方面体现出足够的善意,那么文明的提升就很难实现。

其实众多事实证明,只要有心,困难总比办法多。即便仅是技术层面的改进,也可以为文明的实现创造条件,比如公厕用水的感应系统,使原来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了根本解决;还有一些路段设立自动化栏杆,让“中国式过马路”不再严重。即便在国外,文明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也需要时间的积淀,也需要方式的转变,更需要保持耐心下的环境营造。

免费手纸均用1.6米也是文明代价,这种代价需要用公共善意来承担,也需要用公共耐心来化解。只有当公共管理更加文明,更具有文明的素养,那么才会获得积极的回馈与呼应。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