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羊城晚报:“高中生怀孕”电影删了,但事实删不掉

何龙

2015年04月15日16:02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但事实删不掉

近日,一部由清华附中高二学生拍摄的反映高中生怀孕的微电影被学校“人工流产”——主创人员接到了校方的要求,主动在门户网站里删除了视频。

这部微电影叫《YOUNG &BEUATIFUL》,讲述一位高中女生意外怀孕,引来学校、老师、父母等方面的不同反应。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个微电影在网上“首映”后,有网民直呼该影片“惊为神作”,认为影片在大胆突破、精心制作的基础上,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更有学生认为,“高中生怀孕”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也是中学生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影片的难得之处就是体现了这样一个敏感却又现实的主题。而学校则担心片中出现的校服会带来负面影响。

这部微电影被删得如此及时和干净,以致在强大的搜索引擎里也片甲不留。倒是一些网页打出“高中生怀孕种子下载”、“未删节版”、“在线观看”等标题,把你吸引进去。但当你点进去时,才发现不但没有“种子”,连“豆芽”都没有。

看不到这个微电影,就无法获悉它究竟说了些什么。但据看过的人描述,这只是一部很正的影片,正到除了“高中生怀孕”这几个字外,没有更多的惊人之处。与网络中千奇百怪的视频和公开放映的影视剧相比,这个微电影是“没巫见大巫”,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也许真正惹删的只是片中学生所穿的校服:清华附中的领导担心观众见到校服就以为“高中生怀孕”的事就发生在他们学校,由此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在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画等号的思维,在过去的年代经常出现。最典型的例子是,台上出现恶霸,台下的人看得怒发冲冠,掏出手枪要当场把恶霸击毙……

但这种思维并未远去,它仍然寄生于当下人的“载体”之中,当文艺作品出现相似性的人物和情境时,还会有人对号入座。

然而微电影能够删掉,中学生早恋和怀孕的事实却无法删掉。这些年来,关于学生怀孕却不自知,结果把婴儿生在裤裆里,生在宿舍的水盆里,生在路上之类的新闻屡有所见。前些年,有记者就怀孕的事对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有个学生反问记者:“男人的精子怎么会跑到女人的卵巢里去?是不是通过医生注射的?”

性学家李银河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婚前性行为比例已从1989年的15%,猛升到2012年的71.4%,这种变化在其他国家要经历一两百年。近年来高中生怀孕生子、卖子、弃子事件也时有发生。

与学校对这种事实不敢直视相反,那些医商则敏锐地发现此中的商机,他们直接把承接人流的卡片发到了校园。

尽管在开放时代和网络时代,到处都有与性有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使许多儿童早早就知道了本来在成年才能知道的事,但也不排除在信息不发达地区,在父母对涉性读物和视频进行“坚壁清野”家庭,一些学生对两性问题毫无所知。

而特定地区和家庭不是坚不可破的堡垒,子女也终究要走出家庭走入社会,不可能知之恒知之,不知恒不知。当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少男少女猝然面对扑面而来的情与性时,就难免要方寸大乱。在这个时候,伴随性知识被“人工流产”的,可能就是真实的人工流产了。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