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每日电讯:秉公操作,公车拍卖降温又何妨

冯海宁

2015年04月13日09:4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秉公操作,公车拍卖降温又何妨

  4月11日下午,中央层面的第三批首场公车拍卖,也即中央公车拍卖的第八场,在北京花乡旧车交易市场落槌。本场拍卖会共124辆公车待拍,成交的122辆公车总起拍价为382.8万元,总成交价为614.65万元,溢价率为60.57%。这是继第七场公车拍卖溢价率跌至51%之后,溢价率再次跌破70%。此前的六场公车拍卖会上,溢价率均超70%,其中有三场溢价率超100%。(4月12日《新京报》)

  公车拍卖降温,不仅体现在竞拍人数减少——第八场竞买人数跌破300人,也体现在溢价率下跌,奔驰车仅拍出4.8万元,还出现“流拍”。对于这种降温,让人容易产生两种担忧:一种担忧是这一趋势不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种担忧是中央公车拍卖降温了,地方公车拍卖会不会更低迷。笔者则认为,前几场火爆拍卖是不太正常的,如今降温,有利于公车拍卖回归理性。

  虽然公车火爆拍卖能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很多公车成交价格远远高于二手车市场行情和二手车正常价值,让竞拍者付出了不合理成本。有的竞买者或许会把公车当成特殊拍品来看待,但实际上不带牌拍卖的公车与其他二手车没有多少区别。所以,公车拍卖降温才是正常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公车车况一般比其他二手车车况更值得信任,相信降温也是有限度的。

  事实上,今后公车拍卖降温不可怕,就怕出现不“公”。这个“公”字有三层意思:其一,评估价格要公平合理。公车拍卖之前先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起拍价。只要评估出来的起拍价是公平合理的,就意味着成功拍卖的公车没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说,评估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当然,溢价率越高,国有资产增值越多,这是由拍卖环节决定的。

  其二,拍卖过程要充分公开。包括拍前、拍中、拍后的相关信息都应该充分披露,既是保障竞拍者权益,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不能简单公开信息,而是要在拍前、拍中对每一辆待拍公车的所有优点、缺点充分告知竞买者,因为有的竞买者不是专业人士。只有充分公开公车的各种优点,才可能让国有资产合理增值。只有毫无保留地告知缺点,才能让竞买者理性竞拍,不用付出过高成本。

  其三,成交价格要公平合理。也就是说,成交价格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那么,什么样的成交价格才算公平合理呢?其实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经过理性而又公平公开竞争形成的成交价格比较合理;二是创造了政府与竞买者“双赢”的局面,即谁也没有占谁的便宜,双方都从心里接受成交价格;三是与二手车市场行情可以有些偏差,但不应该偏差太大。

  之所以担心公车拍卖会出现不“公”,既是因为过去地方公车拍卖中出现过内部定向拍卖等猫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是因为公车拍卖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评估、拍卖等很多环节,容易出现不“公”,提前警惕是必要的。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