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环球社评:亚投行可不是中国的“面子工程”

2015年04月03日09:33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50余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惊人成绩震动了世界,但少数泼冷水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它们有一部分是国内舆论场的。有点冷风,未必是坏事,它有助于刺激人们在成功时刻的警觉,避免骄傲自大。

然而对那些很荒唐的说法,还是要予以说明,以正视听的。

比如有人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宣称这是“虚荣”,对中国有害无益。一篇宣扬这种观点的网上文章认为,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建设的金融风险太大,中国应继续坚持把外汇盈余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文章大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放贷原则,而且说中国帮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是为自己的产品出口培养竞争者。

写这种文章的人似乎懂点金融的ABC,会用一些术语,但对涉及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竞争,以及大国的实际成长历程像是一无所知。世界经济总体上遵从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普通经济学,对这点有关作者也像是懵懵懂懂。

亚投行是国际关系在秩序层面的重要突破,这一点全世界都看清了。尽管它的后续意义并非是现成的,但这是个对中国非常有利的起点,各国政界和学界对此几无疑义。

亚投行不是中国的国际开发银行,它是国际多边金融组织,有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包括欧洲主要国家和韩澳都进来投钱,如果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真是“烂生意”,莫非那么多国家的决策者都是傻子不成?

所有大国都希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有尽可能大的发言权,能够在亚投行这样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坐“第一把交椅”,大家都梦寐以求。做这种“老大”当然意味着很多责任和麻烦,但收益也是成正比的,这是国际政治及经济领域的基础性逻辑。

许多中国人的对外心态通常来说自信不足,容易多疑,有时对成功也无所适从。一些人担心参加亚投行的国家太多,其中有些国际上的博弈老手,它们有可能忽悠我们,“宰”我们,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有这些忧虑应当说是正常的。

做大国需要学习,也要勇于实践。所有大国都交过“学费”,但什么都跟着别人跑,“学费”是不是更高?一次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国因外交不太成熟,其威尔逊总统被欧洲人耍得晕头转向。但美国很快一步步成熟起来。

有意思的是,前些年中国出口盈余赚的绝大部分外汇买了美国国债,受到舆论批评。国家也意识到那样做的风险,努力把外汇多放几个不同篮子。现在有了向外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新出路,这样的多元化又被质疑,而且这两拨批评者中,有一部分是同一批人。“为批评而批评”,似乎成了挺正经的营生。

在亚洲有的国家,中日就高铁项目展开激烈竞争。中国在向世界各地推广高铁项目时,竞争者一直如影随形,没有一处中国能够“白捡”。如果说这些项目都是“乱撒钱”“面子工程”,如何讲得通?

中国为促进本国企业走出去,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国家金融引领本国企业闯世界,这是全球大国的共同经验,也是唯一符合当今世情的金融现实。二十多年的国际实践证明,这是中国迄今走得很成功的路线。

然而最后还要再说一遍,亚投行不是中国的“国开行”或“进出口银行”,它是政府间的多边金融机构,中国做它的“首席”,与对“进出口银行”大幅增资,甚至再复制它一个,完全不是一回事。亚投行成功聚拢人气不是为了虚荣,它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今后围绕亚投行必将有诸多挑战,但现有的成功就是成功,未来的成功需要我们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