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北青报:标哥可以歇歇了

张天蔚

2015年03月20日09: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这次,陈光标以一次扎扎实实的造假,和一次言不由衷的认错,昭告了具有标志意义的“标哥”,终于到了该歇歇的时候。而随着他的个人形象的触底,也在一定意义上宣布了中国慈善的草莽时代的终结。

从去年9月的“冰桶行动”以来,一向活跃的“标哥”陈光标,几乎再没有在媒体上出现。而高潮迭起的“打虎”行动,吸引了大多数公众的关注,以至标哥异乎寻常的安静,竟没有被多少人注意或议论。

但标哥终究是不会安于寂静的。日前,一条“陈光标承认冰桶挑战造假:浮冰之下是50度热水”的消息被广泛传播,久违的标哥以一条“认错”的新闻,得以重回公众的视野。

其实,陈光标冰桶挑战造假,本不是新鲜的消息。早在陈光标完成冰桶挑战之初,他在镜头前展示的“冰桶泡澡”,就受到舆论的广泛质疑。全身在接近零度的冰水中浸泡30分钟,被认为是超过人体极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后,又有医学专家通过对小白鼠的冰冻实验,以直接证据证明陈光标的冰桶泡澡,确实存在造假的极大可能。

实际上,陈光标的此次“认错”,回应的正是上述医学专家的实验和指控。稍显意外的是,无论舆论的质疑,还是医学专家的指控,都发生在2014年8、9月间,此后很长时间内,陈光标都一直言之凿凿地以“身体素质就这么好”来抵挡所有的质疑。而时隔半年之后,陈光标却意外地在没有新的质疑出现的情况下公开认错,不得不让人怀疑陈光标此次“认错”的动因。或许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陈光标实在不能忍受半年多不受人关注的寂寞,才拿出冰桶行动这一陈旧话题重新炒作,哪怕是与其精心塑造的正面形象完全相悖的造假行为。

如果事实确实如此,则于陈光标本人实在是悲剧,而于社会而言,却可能是喜忧参半。对于一向以“首善”形象示人的陈光标而言,公开承认在公益行动中造假,则无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如何轻描淡写,其用金钱、精力、时间精心打造的公众形象,都注定极大受损,以至于很难重新翻身。而对社会而言,尽管陈光标既往的慈善方式饱受质疑,但以“真金白银”做慈善的基本底线,还是令其成为慈善界的另类榜样。而此次冰桶造假被揭露得如此彻底,陈光标本人承认得又如此坦然,“真金白银”的说服力被轻易击穿,受到打击的不仅是陈光标,也顺便连累了本来就信誉扫地的慈善事业。但在另外一面,当陈光标不得不主动放出“认错”这样的负面消息,以图重新吸引公众的注意,也间接证明陈光标以往那些花样百出的“高调慈善”,已经跌入经济学所谓“边际效应递减”的窘态,再多的花样、再大的投入,已经超出陈光标的能力和财力,而公众却已经意兴阑珊,甚至产生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厌弃。

慈善本来就是一项扎扎实实、孜孜矻矻的事业,各种戏剧化的“慈善秀”,在特殊的时期对宣传慈善理念、扩散慈善事业的影响,或许有一定正面作用,但回归平淡才是慈善事业的最终的常态。在这个意义上,陈光标的落寞,并最终以一次认错而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好事,也是必然。

陈光标是人群中的异数,无论猜测其动机,还是分析其心理,都是困难甚至徒劳的。人们只能从其外部行为和所造成的客观影响,评价其一系列另类慈善行为的价值。这次,陈光标以一次扎扎实实的造假,和一次言不由衷的认错,昭告了具有标志意义的“标哥”,终于到了该歇歇的时候。而随着他的个人形象的触底,也在一定意义上宣布了中国慈善的草莽时代的终结。而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反腐雷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公众的视线,人们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大不如前。这或许正是一个正当其时的契机,有助于中国慈善界人士和组织默默地集中精力,重建已经跌至谷底的信誉,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再次出发和升级换代做好必要的准备。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