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北京晚报:为什么要“跟着大雁去迁徙”

苏文洋

2015年03月16日15:01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王世玲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则消息,替她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朋友解焱博士征集“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志愿者。我看到后,觉得眼前一亮,大有文章可做,立即报名成为一名爱鸟护鸟志愿者。

从昨天上午开始,这项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活动在洞庭湖和鄱阳湖同时启动,从而在我国两大重要的内陆湖泊,拉开有史以来首次以候鸟迁徙为主题的全国联合性公益活动。洞庭湖为西线考察队,一直到达内蒙古达赉湖;鄱阳湖为东线考察队,一直到达吉林珲春敬信湿地。这是固定线路,我跟着东线考察队追寻大雁。还有一支考察队实时追踪。在昨天的启动仪式现场,放飞一批携带卫星信号的雁鸭类候鸟。这批候鸟将在17天内每日发回迁飞信号,考察队员驾车沿着卫星信号显示的大致迁徙方向,沿途考察栖息地状况,并将考察结果与另外两队信息一样发布到网上。

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刚刚过去的春节,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每年一次最壮观的人类迁徙活动。其实,这只是一种比喻,并非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迁徙。山西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野生鸟类指导老师康宾桥告诉我,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还保持着迁徙的习性。这一习性是物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方向确定、有规律的、或长或短的一种迁居习性。在这些物种世界里,类似的活动是很常见的。对昆虫来说叫“迁飞”,对鱼类来讲为“洄游”,对哺乳动物而言则多称为“迁移”,此一行为模式对于鸟类而言通常称为“迁徙”。迁徙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风险仅次于繁殖的一种行为,受到体能、气象、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鸟类迁徙的行为,学界将鸟类的这些行为模式分成不同的居留类型:留鸟、候鸟、繁殖、过境以及迷鸟和逃逸鸟(特指人为饲养遗弃或是笼中自行逃逸)。

据介绍,“跟着大雁去迁徙”这次考察的三条线路,属于“亚洲-澳大利亚”的候鸟迁徙通道,是全球所有鸟类迁徙通道上,受威胁鸟种数量最多的一条。根据“让候鸟飞”公益基金近两年的调查案例显示,这条迁徙通道上候鸟正面临着盗猎和栖息地破坏的双重伤害。野味经济、放生经济、笼养经济、标本经济以及驯养繁殖等管理漏洞,导致候鸟从繁殖地到越冬地(一般候鸟到南方越冬,回到北方繁殖),每时每刻都处于被盗猎的压力之下;而更具毁灭性的栖息地破坏,沿海潮间带等天然湿地的消失,环评制度有效监管的空白,导致无数迁徙候鸟无处落脚和觅食。即便是在保护区内,也仍然可能被随时调整面积,难逃“被开发”的命运。

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解焱博士说:“我国的自然保护发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候鸟生存的危机,但仍然远远不够。公众应当成为重要的保护力量,参与寻找和记录候鸟在各地的生存状态、迁徙过程、面临的威胁、各栖息地的现状与问题。这次活动,我们将行程25000公里,希望能够带动上万人参与现场活动,影响全国千万人共同关注候鸟,保护候鸟栖息地,保护人与野生动物共有的家园。”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