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普通一元多的瓶装水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胃”,很多企业纷纷涉足高端水制作。瓶装水市场正在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富到乱的历程。来自业内网站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高端水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公众对健康、养生、环保的关注,促使水市场的高端品类相应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但是“水贵如油”成了伤痛,有的瓶装水价格已经超过了豆油(3月14日《华夏时报》)。
公众的追捧导致了“水贵如油”的现象。问题是,这些水真的值这个价钱吗?到市场上看看“水贵如油”的瓶装水,都已经“超凡脱俗”了。不是从地下多少米深度搞来的,就是从某某大山上运来的,不是从原始森林发现的,就是从雪山之巅空降的。这些水还都有极具吸引力的名号:自然水、苏打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等。水源地的虚实暂且不说,这些概念水真能起到他们宣传的作用吗?这些概念水,更是一份自我举报信,期待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核实。没有科学依据的概念水炒作需要关注。
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定》,要求涉水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不得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功能;不准标注“碱性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内容。很显然规定没有落实。
当然,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水贵如油的高端水价格审批有无“浑浊不堪”?水贵如油的高端水都让谁喝了?是不是公款消费的更多些?都说水是生命之源,不知道这样的水还能装下生命之源吗?退一万步说,即使可以水贵如油,但是底线必须清澈见底,无论价格、功能还是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