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此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蒋秋桃看来,孝亲是中国家庭文化中最具凝结力的部分,为倡导孝亲文化,本次大会期间,她联合其他34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华父母节”或者“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的议案。(3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提议设立“中华父母节”或者“中华母亲节”等,想必是相对舶来的“母亲节”、“父亲节”而言的,似乎冠以“中华”二字就代表了传统。这不由得想起,针对西方“情人节”,不少人疾呼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其结果还真的让中国人幸福了一把,每年年轻人都过两个情人节,只是每回都沦为了商家的一场狂欢。应该来说,过节不过是个载体,表达特定的情感。这些年,母亲节在中国逐步时兴起来,说明了对父母的感恩和重视亲情的回馈,是人类情感的自然需要,没有国界限制。肇于民间的母亲节,事实上承载了社会的一种自觉。
然而,对于这些洋节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打上“崇洋”烙印,被视为传统文化的大敌,认为就是数典忘宗,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中西之间的文化本就不是截然对立的。向父母感恩外国人需要,中国人也需要,文化背景不同,表达的方式自然不尽相同,所具有的内涵也会有所差别,这并不是节日一天所能承载的。也就是说,在哪一天过“母亲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统能不能注入到节日的内涵之中。
倡导孝亲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孝亲并不是简单的传统,而是社会文化心理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过程,既包含了时代的观念的转变产生的影响,也包含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继承孝亲的传统很必要,但不是全部拿来和一味的排斥,更不是地传统简单机械的形式膜拜。遗憾的是,现实的社会对待传统,经常性流入了仪式化的窠臼。比如,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经常可以看到跪拜、跪着洗脚。
现代文明的进程,使得孝敬父母的内涵有了很有的转变,父母与子女之间更注重平等,更注重责任与义务,以及情感的沟通与回馈。同时,现代社会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与子女的生活空间产生了距离,孝亲缺少了现实表达的机会,“常回家看看”成了不少人的嗟叹。毫无疑问,这些并不是简单设立“中华母亲节”可以承载的。对于设立“中华母亲节”持赞成态度的人,深层次还是孝亲困境的一种忧虑,甚至类同于将重阳节列入法定假日,都是对时间的一种渴求。
节日与倡导的社会观念与价值互为表里,不是节日确定导向,而是大家的自觉才使得节日有内涵。倡导孝亲也是如此,更多的功夫还得下在平时,即如何促进代际之间的和谐,如何让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更充分的相处机会。水到渠成,不管是父母的生日、重阳节,还是舶来的母亲节,都会是特殊的机会,都会有“中华”的内涵在其中。否则,节日不过是一场道德、甚至是商家的狂欢,这些从每年母亲节、重阳节的“商战”中可以窥见一斑。倡导孝亲需要的骨子里的教化,培养社会自觉,承载社会价值的节目设立,恰恰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