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法制日报:留住报刊亭守望城市文化

毛建国

2015年03月14日10:01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近日提交有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扶持,拓宽报刊亭经营范围,将其打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3月13日《新京报》)。

对于报刊亭的风光不再,很多人都归咎为时代的原因。认为这是发展的结果,即便仍然给报刊亭机会,也很难抓好机遇、用好机遇。其中一个理由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报纸、杂志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经营者收入降低。据调查表明,广州多家报刊亭日均收入不到100元,月收入3000元,同期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550元。

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当初报刊亭是怎么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其具有的文化功能,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精神文化需求仍然存在,只是报刊亭的文化功能被削弱了。立足于这一点,如果还承认并且不断发掘报刊亭的文化功能,就会带来不同的命运。

报刊亭可以升级为文化亭。比如说,通过互联网方式,让每一个文化亭都可以查阅演出信息,同时可以购票,文化亭也可以成为一个WiFi站点。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报刊亭的赢利能力就会大大增加。适当丰富报刊亭的服务内容,适当放宽报刊亭的经营范围,比如在报刊之外,允许“有限度的饮料、电话充值卡、文化演出门票、城市文化旅游纪念品等都可以进入经营范围”,这都是值得考虑的。

下水道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良心,报刊亭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驿站。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这么黄金的地段,都有很多综合性的文化亭,而且生意非常好。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地标吗?不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吗?报刊亭的文化功能需要不断发掘,这值得城市决策者思考。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