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每日电讯:传承传统文化也要“花样翻新”

冯慧文

2015年03月12日10:2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作为一种很“接地气”的传统民俗文化,猜谜原本已渐渐远离“公共视线”。然而,央视“台网融合”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却吸引了近8000万人次参与互动,并连续三天刷新央视三屏互动纪录。这档节目既精选“历史谜局”,又推选符合时代精神的原创新谜语,还邀请众多人气很高的嘉宾助阵,把观众拉回到了电视屏幕前,不少观众还是“全家总动员”。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和新颖有趣的节目设计,这档寓教于乐的节目,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回归大众生活。

有学者指出,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正在成为“中国梦”圆梦途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去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央领导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相承接的,而社会主义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正因如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为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言献策,强调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即便是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有传承价值的。如今我们面对的,不是要不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而是如何继承和弘扬的问题。以这个视角审视《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用全媒体思路突破电视传播的局限,吸引全民参与,不仅是中国电视行业新媒体创新的成功案例,也对新媒体时代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提供了丰富启示。

这档文化节目是如何由小众变得流行的?答案在于,节目组给历史典故、文学名著、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穿上了一件非常时髦的“外衣”。经过全新包装,它不再只是一档电视节目,而是变成了一个吸引全民参与的猜谜平台。节目组开发的“有奖猜谜”“获奖竞猜”“上传全家福”等同步直播互动产品,更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这样的包装和设计,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趋势,自然备受追捧。

可以看出,如今无论是文艺工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创作方式,还是人民群众的审美经验和欣赏需求,都已发生明显变化。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和文化要求,我们要对时代有总体把握,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有清晰认识,像《中国谜语大会》一样善用各种新传播手段。

另一方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深入群众,做到“动心、动情、动脚、动手、动脑”。要深刻体察文化传播的新环境,“以艺术家的喉咙唱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声音”,将传统文化以符合现代人需求和习惯的方式传播出去。除了《中国谜语大会》,80岁作曲家谷建芬的实践同样富有启发——她将《春晓》《静夜思》《咏鹅》等50首古诗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并让家人通过微信公号进行传播,广受网友好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在过去给了中国人精神净化和启迪,涵养了民族气质和品格,在现代也同样有市场。尤其不要以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只要找到新的传播手段,传统文化同样能大放异彩。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