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祛除文艺“铜臭气”尤需防止权力渗透

秦风

2015年03月11日14:0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腐败对文艺领域的伤害很大,权力一介入,文艺作品就能被当做工具输送利益,换取经济目的。应该让权力与艺术彻底分开,必须彻底把官员、权力从协会里请出去。(新京报 3月10日)

近年来,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玩各类文艺,无论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都争相进各种协会去当个主席、秘书长、理事之类。平心而论,官员也是正常之人,有自己的爱好和艺术追求本无可厚非,但真正有艺术水准,够格担任协会领导的有几个?

对于协会“兼职官员”现象,法律、纪律早就明令禁止。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确规定“严禁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在社会团体兼职或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既然有明文规定,那一些领导为什么热衷于在各类协会里担任职务呢?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早起,某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不过是利用书画协会职权牟利,虽作品水平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不客气地说,一些领导干部在兼职协会,就是挂着协会职务的狗头,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

利用文艺这块招牌敛财的官员还真不少。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曾于2007年起担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作品起拍价达到了2000元到12000元。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一幅字能公开卖到3000到6000元,个别能达到9万,卖字成为其腐败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有甚者,有些画家的画,能卖到几十万块钱一平尺,比唐伯虎、齐白石的画都要贵。

难道这些官员的艺术水准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也。一些官员天价作品的背后无非是权力在打劫,权力在强取豪夺,不关乎艺术。一些商人一掷千金,不过投其所好,为权力捧场,为了有形或无形的权钱交易而已,官员们的艺术作品不过是块腐败的遮羞布,企图掩盖腐败的实质,而本是荣誉的各种头衔不幸沦为了腐败的温床。

习近平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同样,文艺也不能成为权力腐败的后花园。一些官员兼职协会,把权力触角伸进艺术协会,把文艺当作输送利益的工具,借用合法外衣大行腐败之实,不但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更损伤了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沾染了“铜臭气”。

滋生文艺腐败的根源,是由于文艺圈的“官气”太重造成的。在谈到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时,王岐山说,“现在有的干部玩过了,飘飘然了,忘记了执政党和老百姓的关系了。”如何才能去掉各类协会的官气?笔者认为,需要的是把权力请出去,把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遏制公权力向文艺的渗透。当以艺术之名而得的职位不存在,官帽之内的权力就无处传递,贪腐链条自然又少一条。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