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北青报: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

艾萍娇

2015年03月09日09: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发现很多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连孝敬父母的情感都没有,这是很恐怖的。教育回归常态,就是让人回归人样。

作为人大代表,且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在发表观点时,必须有调查的事实做依据。我国一些大学生,确实有不少缺乏感恩之情,因此很多大学都开展感恩教育,但是,却没有资料显示,只有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而文科学生就有情感。

我国无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在基本的知识教育之外,或多或少地缺乏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不能说所有的理工科学生,都具有科学精神,文科学生都具有人文情怀。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只是学习科目上有差别而已。其实,把学生分理工科和文科对待,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涉嫌对学生的学科歧视,近年来这方面问题有所好转,但还是会有人称女生不适合理工科,文科无用等论调。这都是不理性的观念,如果这类观念由国外某个大学校长说出,定然会引来教师和学生的抗议。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就曾因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女子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成功的几率小于男子的原因是男女先天性别差异”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因此被迫辞职。

郑校长称“我发现很多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连孝敬父母的情感都没有”,这是一种比较直接地对理工科学生的歧视,这种言论有些偏颇和以偏概全。我国基础教育针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缺乏的问题,当前采取的措施是文理不分科,这就是典型的学科思路——认为理工科学生学了文科科目,就会增加人文情怀,文科学生学了理工科科目,就会增加科学素养,而这里面其实忽视了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我国基础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学生学习高考科目的目的是应试,而非提高素养,由于只关注高考科目的学习,所以其他比如生命教育等就会有所缺失,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郑校长认为理工科学生缺乏情感,开出的药方是“艺术教育”。他说,“艺术教育是给人情感的教育”,这是没有错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艺术教育应该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教育,而且这类教育,如果还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那么,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能没有多大帮助。我国目前参加艺考的学生每年都很多,是不是这些人的艺术修养都很了得?还有就是,学生的情感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单靠学校教育,怕也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对于我国学生的问题,必须有客观的调查,同时必须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找准病根加以治理。类似这样的学生情感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样本,且对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基于这种分析的建言献策,才更有价值和让人信服。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