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经济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的一百周年,不过这件事现在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1914年1月5日,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向记者宣布,为了让员工分享利润,公司将把雇员的最低工资由每天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把每周6天的工作时间由每天9小时减少到8小时。这项改善工人待遇的计划远远不局限于工资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减少,还附加有一系列福利措施。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桑巴特曾经说,在烤牛肉和苹果馅饼盛宴面前,美国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他说的大致就是这种利润分享和工人物质生活丰盈的情况。
对20世纪初美国旨在改良社会的进步主义运动,我们关注比较少。可能大家更加熟悉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大萧条”,以及此后一个时期内糟糕的社会状况。这方面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通俗文化产品,就是卓别林导演和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1936年)。除了描写当时工人严重的失业状况,卓别林尖锐批评了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流水线。他扮演的工人,即那个经典的小个子流浪汉,在流水线上被迫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复拧紧螺丝的单调动作,最后因此精神崩溃。在电影里,工人的吃饭时间都被苛刻地计算,以至于工厂设计了喂饭机器来提高效率。精神错乱的小个子流浪汉使得整条流水线都停顿下来了,并因此失业和流落街头。后来他偶然掩护了一位偷面包的姑娘,并和这位在酒馆工作的舞女相爱。在经历很多艰难之后,他们一起在日出的清晨远走他乡,内心依然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容易被中国观众漏看的背景是,卓别林扮演的这个角色是当时由南欧和东欧涌入美国的新移民的典型形象:英语不熟练,文化水平低下,希望通过辛勤的工作改善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是卓别林对“大萧条”时期社会状况的表现,而且带有他个人对现代工业化的负面看法,但是并不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卓别林对现代工业和经济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其实福特以及他的公司努力引领的企业运作模式恰恰是在努力帮助这些原本贫穷的新移民适应美国生活,融入主流社会。
5美元一天的工资在20世纪初意味着福特员工在收入上成为有车有房的小康阶层,也为福特在他们中间培育优良的中产阶级品格提供了物质基础:勤奋刻苦,无不良嗜好,重视家庭亲情,对公司忠诚和信赖,认同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福特公司著名的社会福利部会深入到每个工人的家庭去探访,帮助解决住房、卫生和子女教育的问题,甚至会就工人的穿衣打扮和个人卫生提出批评和建议,强制要求他和他的家人搬出贫民区,养成用香皂每天洗澡的习惯。一个典型的福特员工是已婚的、与妻子和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男人。
福特不是等闲之辈。他主张的这种高效益、高工资和高福利的消费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所谓的福特主义,在“大萧条”时期受到一时的挫折,但是仍然成为二战以后欧美福利社会的源流之一。晚近的社会科学研究者通过福特公司的个案意识到,贪得无厌是企业家的短视和个人选择,私有企业的成功经营并非没有可能兼顾社会公益。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如果脱离了长时段语境和复杂社会背景去看,不仅遮蔽了福特主义的理想和浪漫色彩,而且还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似乎市场经济就只有那种赤裸裸的剥削和压迫形式。其实,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是有多种模式的,竭泽而渔的野蛮资本主义早就不被认为是健康的发展道路,在道德上也饱受批评。即便在充分强调自由市场的美国,情况历来也是多样和丰富的,市场的健康运作也受到政府政策、各种社会观念和设计的引导。譬如在现代民营私有企业高效率的流水线上,正如福特曾经证明的,不仅可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也可以借助高工资、高福利和配套的教育造就一个新的中产阶级。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家对社会、对每一个员工是有多重责任的;而卓别林所塑造的赤贫劳工形象,绝对不是工厂流水线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