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环球时报: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特色”

王义桅

2015年02月17日09:30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王义桅: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和进步,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总有一些人认为,强调“中国特色”是不自信的表现,或认为“中国特色”是为对抗普世价值,甚至反问——哪个国家不是独具特色的呢?看来,讲清楚“中国特色”的时代内涵非常必要。

  首先,中国并非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型国家。中华文明是一种世俗文明,中国崛起是世俗文明的崛起,这是最大的特色。今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种世俗文明在政体上的体现。

  其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政治的鲜明特色。因此,我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等是社会主义理解的自由、民主,不能等同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尽管自由、民主具有普世性,但并非普世价值。以所谓的普世价值反对中国特色,是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

  第三,中国是超大规模社会、具有超长历史,正在走出一条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崛起本身因而丰富了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内涵,也在鼓励其他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就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

  当今世界乃至人类历史上,能有资格自称“特色”的国家不多。“中国特色”超越了一般国家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中国内涵与时代色彩。强调“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的自信、自觉、担当。

  先说自信。中国特色充分表明“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走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不断焕发活力。三个自信,折射的是文明自信。历史上,中华文明成功将外来佛教包容为佛学、禅宗,近代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包容特色和能力,现在完全能以第五个现代化——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将西方普世价值包容为人类共同价值。

  再说自觉。现在的中国,颇似170年前的美国。当时,美国开启了脱欧洲化进程,迈入精神立国阶段。现在的中国强调中国特色,正是表明告别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体-用的二元思维与接轨、转型的迷思,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在国内外倡导公平正义,并结合传统“公天下”思想,实现中国的精神立国。

  再说担当。我们讲的中国特色绝非排他,恰恰相反,它是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共生。中国特色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对“张载命题”的有力回答:为天地立心,就是去挖掘中华文明与中国价值的世界意义,探寻人类共同价值体系;为生民立命,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中国的人权、国权;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各种文明、发展模式相得益彰、美美与共;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实现全球化时代的“天下大同”。▲(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