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中粮奢侈品酒会内部调查可信度有多高?

郭文斌

2015年02月11日15:4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粮集团进口酒业务部2月9日被曝在云南举办奢侈品酒会,一顿喝掉数万元红酒,且住宿和餐饮严重超标。中粮集团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昨日回应新京报称,经过公司调查了解,此次活动属正常的商业活动,会议预算12万元,没有发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月10日《新京报》)

被曝中粮集团进口酒业务部举办奢侈品酒会,然而,经过调查,得出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可公众却对这份调查不太相信,这究竟是为什么?

被曝光的和调查的结果相差实在太远。这边是有参会者称一顿“喝了20万的酒”;且在一家高尔夫酒店开了12个标准间,21个豪华单间,16个海景单间;那边调查表示,会议没有安排旅游、参观、高尔夫等任何与产品推广无关的活动,内容只涉及葡萄酒知识培训及市场推广。会议预算12万元,包括住宿、餐饮、会议室租赁、租车费、酒水等实际发生费用共计100836元,其中包括品鉴进口酒费用20581元。应该说,曝光的未必都是事实,极有可能被个别人“利用”,当然,也有可能是调查不足信,因为是“老子调查儿子”,这种调查出现包庇和护牍的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这方面的例子在现实中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

今年首轮中央巡视“问题清单”近期密集曝光。根据中纪委公布巡视组对河南、辽宁、复旦大学和中粮集团的反馈意见,其中中粮集团“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等奢侈浪费问题突出”。网民认为,中粮公款打高尔夫甩不开“腐败”的嫌疑,同时暴露出央企公司治理黑洞和监管的缺位。既然中粮有“前科”,现在出现中粮酒会一顿喝掉数万元红酒,自然会受到公众质疑。

一次正常的商业活动,本不应该受到质疑,但如果借着商业活动,举办奢侈品酒会却是不允许的。虽然这事看起来属于“内部事件”,也该由中粮集团内部调查,可毕竟这事涉及的影响面极广,且逐渐形成为公共事件,最重要的是此事很是敏感,涉及到“八项规定”,也涉及到规定和制度的严肃性,如果调查不够权威,必然影响到事件的定性问题,更会影响到对此事件的处理。

中粮酒会的真相要想获得公众的信任,就要避免“老子调查儿子”这种方式,应该寻求第三方调查,应该公开调查,应该让网友介入,当调查变得权威,那么处理起来就会公正。否则,一句“没有发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根本不可能获得公众认同,其公信力也在不断下降。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