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建中国慕课,树中国人的底气与骨气

王登峰

2015年02月03日09:2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这是一个天涯若比邻的时代。

这是一个正在全球化的时代。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不承认,这就是现实。每个人要学习什么、欣赏什么,一方面你可以自由选择,另一个视角看,也不容你选择:你只能在别人提供给你的材料中去选,而“别人的提供”可能是“别人”精心挑选的,你无法选择!在“全球化”浪潮下,如果在“供给方”没有自己民族的东西,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将不可避免地被稀释、消化掉。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只有保持每个民族、每种艺术的个性化存在、繁衍、发展,我们的世界才不会单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绚烂多彩。如何在全球化的思潮中,坚守每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负责?这是个非常宏大而深刻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国规划了336项综合改革的课题,涉及到教育的有9项,其中一项就是改进美学教育。众所周知,美学教育是公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素养也与一个人的创造力紧密相关。美学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它更深层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重新界定美学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必然涉及到音乐、美术、舞蹈、绘画、戏剧,同时也可能包括在历史、地理、科技、思想品德和数理化的教育中,艺术与美处处都有,美学教育要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各阶段,去启发孩子们,帮助他们拥有一颗爱美的心灵、修炼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育教学在中小学阶段以前的做法是通过掌握一两个艺术特长完成、在大学阶段通过选修一些课程体系、参加一些社团来完成,这种延续了多年的传统美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我们今天期待效果更好,那么,有两个瓶颈问题必须解决: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均衡,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客观现实?所以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提升整个美育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即使发达地区,拥有传统意义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未必适合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新一代,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不容回避。如果教学方法与学生不匹配,即使老院士做报告,学生们也照样睡觉,去年人民大会堂那一幕耐人思考。

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画的石膏像没有一个是中国人,所以我们的孩子画出来的没有中国线条;现在大学的心理学教育里面,讲的都是西方心理学,黑格尔、弗洛伊德这些西方圣贤大师,东方的心理学有多少瑰宝、多少伟人思想,不为自己知、不为世界知,很遗憾。心理学如此、数学如此、物理也如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办呢?今天,慕课绝对是我们的机会!运用慕课这样的一个带有共产主义价值理念的高等教育方法,让精英教育有可能变成公共教育、大众教育!在我看来,它将有非常强的生命力,这绝对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大师们动员起来,集大成的开设为美育教学所用的中国慕课,实现今天所有中国学生、全中国、甚至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们要讲中国绘画、中国音乐、中国舞蹈,也可以讲西洋音乐、西洋油画、西洋艺术;我们一定要讲中华民族的审美,也可以讲世界各民族的审美。全球化思潮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止要担负适应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更要牢记发扬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东西部联盟的军事理论慕课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学生都愿意去学,这是因为中国高校名师与中国著名将军的联合,这些优质教学资源精彩的演绎了中国视角、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同时也因为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更适应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将来我们的中小学,能不能也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建设、应用,没准也会得到众多青少年的喜爱和拥护,这样一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会活跃起来,有希望很好地传承下去。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过:“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的国防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树立起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这个底气和骨气怎么来?如果在整个高等教育里,任何最先进的科技和中国人、中华民族都没有任何关系,底气何来?什么都不如人家,又怎么会有骨气?只有把民族最优秀的东西让学生真正去学到、了解到才有可能。

现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已经在积极行动了,北大、复旦、国防大学及军方的专家们都做作了勇敢而高水平的尝试,智慧树网也证明了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的巨大价值,我们正在做的恰恰是“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一项极有价值的工作,这些实践和效果让我们感受到了信心、加强了信念。高等教育、高科技企业应联合起来致力把民族最好的东西传承下去,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学过来,这样就可能会实现创新的教育、科学地教育、传承文化的教育、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我想,在做中国慕课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探索一种官方和学术界、企业界密切配合的新模式,共同协作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王登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此文为作者在中西部高效联盟共享课程研讨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