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官员手中权力绝不是“爱情买卖”的筹码

蒋小舟

2015年02月02日14:2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江苏重点查处了103起“权色交易”的官员腐败案件,但“权色交易”却不仅是江苏反腐败中的突出问题,而且是全国各地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在反腐倡廉中应当高度重视和预防权色交易这一严重的社会丑恶现象。而且,要按照党纪国法予以坚决打击。(2月1日,新华网)

曾有首歌叫《爱情买卖》,不知唱得多少男男女女心潮澎湃。试想,如果将感情当作交易看待,又哪来的真心付出。可如今,部分官员却将手中的权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权力换“芳心”,如此“买卖”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笔者提醒,官员手中权力绝不是“爱情买卖”的筹码,值得反思。

“出卖你的爱,背了良心债”,不知官员以出卖手中的权力换取美色,其良心是否会受到道德的谴责。通过以上报道查处103起“权色交易”的官员腐败案件再次说明:官员利用职权玩弄女色、包养情妇,就等于玩火自焚、自取灭亡!从近年来查处的张曙光、刘志军、刘铁男等腐败大案看,“凡贪多色”的定律一再得到验证,而由于干部本身所代表的公权力,导致这类新闻引来无数社会公众的吐槽。显然,喜好“权色交易”的官员迟早会栽倒在“石榴裙”下。

毋庸置疑,“色字头上一把刀”。这些官员在搞权色交易的同时,往往也在搞权钱交易,是十足的腐败分子。比如刘志军,不仅包养情妇,还滥用权力为情妇谋取巨额不正当利益。再比如为情妇买房,钱从何处来?凭他的工资行吗?只能是以权敛财。虽然权色交易的腐败方式与权钱交易不同,但其对公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其实不在权钱交易之下,因为它不但会直接损害到公权机关的形象,影响到权力的正常行使,还会对当事者的家庭形成重创,导致社会道德伦理观的层层下滑。

古人有云:“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弃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业必堕。”因此,笔者想再次提醒,官员手中权力绝不能“想卖就能卖”,更不是“爱情买卖”的筹码。显然,手中无权者生活作风不检点,造成的社会危害往往是有限的,而身居要职者一旦痴迷于权色交易,造成的危害却可能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所以,不论“为色”、“敛钱”孰先孰后,色鬼型贪官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被“石榴裙”迷离了双眼而栽下马来!只是想不通,这诸多的教训缘何不足为鉴?(文/蒋小舟)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