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法制日报:警惕转学丑闻背后的程序失守

李劭强

2015年01月26日09:20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警惕转学丑闻背后的程序失守

  转学有丑闻也不可怕,只要将转学的结果全部公开:不仅仅公开转学的简单信息,还必须公开转学者的理由、资格、甚至是家庭背景

  气候不适、饭菜太辣、油画过敏……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堆理由,在实际操作中被冠以“特殊困难”的帽子,17名研究生从一般院校“跳龙门”而转入211、985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近日,湖南大学通报撤销17名研究生的转学决定(1月24日《河南商报》)。

  其实,转学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本着资源整合与个性化培养的目的,一些学习上确有困难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同学可以允许转专业、转学。其中,有一种转学就是转到级别更高、名次靠前的学校。当然,转学的理由必须充分,否则转学就可能成为一些人曲线升学的方式——开始考不上心仪的好大学,那么就先考上一所一般的学校,然后以转学的方式转入自己想上的大学。这就会产生一种不公平——原本考不上的学生,通过转学的方式,“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这时,就需要对转学的理由和条件严格把关。没有严格把关,转学就是一种不公平,就是一种走捷径。

  可遗憾的是,所谓的把关在现实中通常形同虚设。那些根本拿不上台面的转学理由,竟然被光明正大地讨论和接受。难道,讨论者不脸红?接受者不脸红?难道,那些把关的招生领导小组的成员愚昧到如此地步?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其中必定存在黑幕,但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程序正义出现了问题——如果程序是完善的,程序的执行是严谨的,结果为何会让人大跌眼镜?当结果匪夷所思时,任何解释都是苍白和无力的。而当程序失守时,类似的问题也必然会普遍存在。

  在转学程序上,有几个步骤是必须坚持和坚守的。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开放。如果信息不能完全公开的话,就容易产生问题。例如,一些转学的信息被刻意地隐藏,并只针对部分人公开;那么,这种信息就是一种资源,掌握这种信息的人,就成为掌握转学权力的人。所以,很多人的转学之路就像专门设计得一样精准:先考上一个一般学校的冷门专业,再转入一所学校的热门专业。如此聪明,不过是在信息资源上领先一步,在人脉资源上更胜一筹而已。

  其次,是转学资格的审核。转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照顾个人生活,还是为了人才培养。那么,转学者必须被认定为有潜力的人才,才可以转学。这就需要明确转学的资格是什么?这个资格必定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必定是客观的学习成果才可以。越是虚化的规定,越是容易成为舞弊的遮羞布。同时,转学资格的审定必须专业化,必须交给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审定,不能由权力说了算,不能由金钱说了算。可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转学成为敛财和交换的渠道,一些学校只要交钱就可以转学,只要有人就可以转学。所谓的转学条件,似乎是只给没有关系者设定的门槛。

  最后,是转学结果的公开。暗箱操作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暗箱的存在。因为暗箱,人们被隔绝在信息之外,人们不知道内幕丑陋到什么程度。而一旦暗箱被打破,丑闻也就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以,转学有丑闻也不可怕,只要将转学的结果全部公开:不仅仅公开转学的简单信息,还必须公开转学者的理由、资格、甚至是家庭背景。转学看似是个人的事情,但转学的结果却关系到教育公平。所以,牺牲一点个人隐私并不是不可以。就像此次转学的信息一经公开,人们就会发现背后很可能存在猫腻。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