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京华时报:《造梦者》最考验导师智慧

曾念群

2015年01月22日09:07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造梦者》最考验导师智慧

  按照中文逻辑,“造梦者”即制造梦的人,落点在造梦之人身上,而非梦本身。过去十年,电视节目领域出现过许多造梦节目,涌现过《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等声名远播的品牌,2013年甚至还出现过十几档音乐选秀节目齐飙的景象,而这些节目均清一色以明星梦为出口,卖点多在被造梦者身上。

  北京卫视以《造梦者》为题,让人不禁猜想,这是否是一档以导师为主导的节目?《造梦者》三位造梦导师姜文、刘嘉玲、姚晨,外加观察员洪晃,这个组合你可以说新鲜,也可以说怪诞。新鲜在于霸气的姜文坐镇,而怪诞则是姜文与洪晃的组合,很容易令人浮想《一步之遥》的延伸。这种事儿北京台不是没干过,而且还挺热衷。冯小刚的《私人订制》上映那会儿,北京卫视就追着出了档《私人订制》节目。这次北京台不仅争取到了姜文的电视节目首秀,还一拖一引进了毒舌风格的洪晃,弥补几位明星导师未尽之能。

  从《造梦者》播出前两期的结构看,明星大腕与选手之间的关系一如《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节目导师争徒,但相比《中国好声音》直截了当的歌手明星梦,《造梦者》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表演形态各异,甚至还有挖掘机的奇技表演,节目为选手们所筑之梦目前呈现混沌状态。

  从选手角度看,《造梦者》倒像是《中国达人秀》近亲,而后者明星嘉宾仅做评判,不直接参与选手筑梦,这与《造梦者》完全不同。《造梦者》采取的师徒结构,意味着他们将在第二阶段实现师徒交融,导师将手把手帮助选手造梦。目前走上这个舞台的选手,大多都是各行业精英,并非普通平民草根。既然他们大多已站在自己的梦想舞台,那么他们来到《造梦者》中梦从何来,去往何方?

  从选手陈述看,突破选手既有能量的天花板是来到《造梦者》的诉求,想必也是《造梦者》栏目之名的立意所在。至于他们下一步的梦将去往何方,有什么样的高度,最后突破与否,都还是悬念,也将是下一步的看点。这是《造梦者》区别于大多数综艺真人秀的不同。

  从目前导师呈现出来的状态来看,第一期疙瘩较多,第二期渐入佳境,尤其《一步之遥》二人组姜文和洪晃呛呛那几嘴,火药性子实足。而长远来看,导师的看点肯定不能只依靠这般耍性子斗嘴,节目如何调度导师本身的潜能才是关键。以选手呼斯楞为例,虽说成名立万,但也已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触顶,那么几位并不擅长音乐的导师又有何能助其突破?再以驾驶挖掘机跳舞的那组师徒为例,几位完全不懂机械的导师,又有什么法子帮助他们在竞技舞台上登顶?对几位“造梦者”导师的考验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大看点。     (曾念群)

  ■微评

  @超大菜鸟耶夫斯基:看到BTV的《造梦者》,姚大嘴真出镜,一到她的近距镜头,一张嘴能占半拉屏幕。

  @邓美凤-renta:《造梦者》还不错,加上导师阵容也不赖。去瞧了个遍,唉,真是不想说了。节奏慢也就罢了,一个选手差不多15分钟。定位如此模糊,有达人秀痕迹就算不消费故事(适当故事是要有的),更有去年年初各大卫视厮杀的喜剧情景类表演,导师一点都不在状态,很勉为其难。四不像节目我不要看。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