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人民网评:一味封堵“专车”有懒政之嫌

李泓冰

2015年01月20日16:2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滴滴打车、一号专车之类,借微传播的爆炸式传播力度,几乎席卷全国网友。在不少微信群,打车红包之类,也成了争抢的福利,哪怕抢到三五元,也都沾沾自喜。忽然有人提醒,抢到了如果几天内不用也就作废,大家恍然大悟,“好么,人家惠而不费,我们却成了义务营销员了!”

有打车软件鸣锣开道,原本不具备出租车运营资格的所谓“专车”,风行大中城市。尽管价格比一般出租车贵两三倍,但叫车容易,且免费送水,手机免费充电,雨天撑伞护送,还帮着搬运行李,服务态度好,车况好,又是大奔、宝马、奥迪之类的好车侍候着,让乘客觉得“倍有面儿”。

这是又一件“微”时代催生的新鲜事儿。

见“微”而知著。被“微”的专车之属,让曾经高枕无忧的出租车行业以及行业中人,感到岌岌可“危”,深受“威”胁。北京、沈阳等不少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甚至将“专车”直接定义为“黑车”,表示要严加查处。不少出租车公司也抗议“专车”扰乱了市场秩序。尽管“专车”运营方,以自己属于“汽车租赁+劳务代驾”打包服务来自辩,但于法无据;确实有些“黑车”司机,摇身一变就成了“专车”司机;专车营运的资质难以认定,必然出现“妾身未分明”的尴尬。

但是,打车软件非但没有因官方打压而销声匿迹,反而在民间“金手指”的海量投票中风生水起。某些地方交通部门的态度,也发生微妙的变化,放低了姿态。有的以“不好说”来含糊其词。传统的黑车,是驾驶员开着私车,与乘客现金交易;而“专车”呢,牵涉到打车软件、租车公司、乘客和驾驶员这四方交易,没有现金交易,比较隐蔽,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去限制——他营运于法无据,你要查处也于法无据。

无坚不摧的市场力量,常常超出管理者想象。

百姓出行,事关城市安全,事涉已经瓜分殆尽的利益“蛋糕”,因此,管理部门的纠结,出租车公司的忧惧,出租车司机的愤懑,都容易理解。

不过,有一把利刃,可以破解此局的困惑。在谈及中国未来改革路径时,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了,在资源配置上,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市场的手让“专车”大行其道,管理方是否要因为法律有空白、利益方有抗议而一味去打压呢?

出租车行业因为被界定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拥有行业特许经营权,名正言顺地成为垄断行业,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出租车公司也坐拥厚利,有的地方,据说一份出租车特许经营证便能卖出50万元。连出租车司机也成了受害者,对居高不下的份子钱啧有烦言。至于乘客的出租车体验,则逐年递减,打车难、拒载多、车况差,让出租车成了形象最差的行业之一。

仔细分析一些口碑不佳的行业,多因垄断为人诟病。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约束,垄断企业就必会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也就必有不当厚利、效率低下和服务态度差。自十八大以来,政府放弃了多个领域的行政定价,将相关价格交由市场决定。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了,铁路货运也开始试点市场定价,仅2014年上半年,政府先后放开了26项商品和服务价格。

那么,出租车行业的垄断地位,凭什么就不可撼动呢?

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领域,我们确实需要有一锤定音式的国有企业,这也包括公共交通。但是,出租车行业毕竟与公交车、地铁等不同,作为公交补充,它带有一定的“私用”甚至“奢侈品”色彩,并非人人用得起。在这一行业的资源配置上,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并及时出台法律法规予以规范,除了伤害了某些特定企业的既得利益,受益的将是有市场需求的消费者,以及被“微”时代催生的新生行业,何乐不为?

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其要旨是行政权力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为“革自己的命”谋篇布局,涉及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难度更大、涉及面更广、涉及的领域和碰到的问题更深刻。

哪里需要“自我革命”?往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反复堆叠的所在,问题导向改革,问题倒逼改革。因此,在怨声载道的出租车行业,如果政府部门一味封堵“专车”,甚至可以看作是懒政、惰政的表现。只有行政力量拱手避让市场,才能从根本上抽离垄断的肥沃土壤。

当然,尊重市场看不见的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专车”与“黑车”之争中,政府要做的,是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也亟待跟进,为市场机制作用正常发挥保驾护航。

为此,可能会有“壮士断腕”之痛,然而,连国务院都痛得,一个出租车行业就痛不得?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