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专栏】“倒奶”只是“谷贱伤农”的一个缩影

云无心

2015年01月20日16:0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报道多地出现“倒奶”事件。因为奶企停止或者减少收奶,奶农只好把奶倒掉,甚至有些奶农开始宰杀奶牛。

“倒奶”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大概是在中学课程中,“倒奶”是西方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经典事件,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今天,这种“经济危机的标志事件”突然出现在我们周围,自然会产生轰动。

倒奶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断裂了,而农产品的生产却又不像工业产品那样可以及时调整。尤其是牛奶这样的农产品,奶农又不具有储存能力,除了倒掉也就别无他法。

这只是“谷贱伤农”的一个缩影。如果关注各地关于农产品的报道,会发现在蔬菜水果中,这样的情形相当普遍。只不过,蔬菜水果的储存期比牛奶稍长,有更多一些缓冲时间。更重要的是,不管是贱价处理还是倒掉,都缺乏“倒奶”这样极度具有标志意义的新闻价值,也就难以引起太多的关注。

简而言之,“倒奶”事件的根源是农产品产销模式中的高度不确定性。而这样的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农业中普遍存在。

据说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奶企已经开始恢复收奶, “倒奶”事件从而已经得到“妥善解决”。但报道中对于政府部门如何“协调”语焉不详,公众也就无从得知导致当初奶企停止收奶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在现实中,如果“协调”的内容只是地方政府领导约见奶企,通过一些压力手段让他们恢复收奶,那么多数奶企为了维持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也不得不遵照执行。而这样的“解决方案”,仅仅是把奶农的损失转嫁到奶企而已——说轻点是通过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来转移政府承担的压力,说重点是饮鸩止渴,通过伤害经济运行的方式来解燃眉之急。类似的“协调方式”并不罕见,比如某地某年西瓜丰收,但因为各种原因将要烂在地里,当地政府明令辖区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承包多少西瓜,一时间怨声载道。

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中,每个生产者都生产多种农产品,每种农产品都生产得不多。除了自用,多余的部分才进行销售。多数情况下,销售目标只是当地市场,起伏不大,即使某种产品销售不畅,影响也不会很大。但这样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农民要增加收入,必然要增大种植。一个地区,还要规模种植才有可能形成品牌效应。只有规模化,农产品才能走出当地小市场形成产业。但是,超越当地小市场之后,就必然面临大区域的竞争。产业链越长,不确定性也就越多。

如果政府想要主导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方向——比如许多地方,政府把“打造XX产业”作为施政目标和政绩,那么就必须保障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如何生产、如何监管、如何销售、如何应付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如果做不到,只是把“引进XX项目”“打造XX种植基地”作为政绩,那么“倒奶”,或者倒别的农产品事件,就难以避免。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