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观点1+1

养老金并轨会产生新“历史遗留问题”?

蒋萌

2015年01月15日16:0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养老金并轨会产生新“历史遗留问题”?

背景 :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则,即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

华商报发表张燕的观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改革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基金初期和城镇职工不在一个池子,那么对养老基金的补充,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相反,国家为了做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基金,甚至还将一次性和长期投入大笔的资金。另外,养老金并轨同步将为机关事业单位推出职业年金计划。而大部分企业不会给员工购买职业年金,可能形成新的隐性双轨制。并轨之路必然艰难,从技术层面上说,尽量不降低被改革群体的养老待遇,以减小改革阻力。作为过渡方案,并轨初期养老基金池子不互通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是长期如此。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但须有明确的时间表。

京华时报发表徐立凡的观点:实现更实质的公平,需要在启动养老金并轨的同时,用更快的速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以缩小因过去的双轨制而拉大的鸿沟;需要用更快的速度推进养老金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在市场中的孵化,增强其保值升值功能,增强社保账户的支付能力,这比单一的讨论延迟退休更加急迫,可挖掘的潜力也更大。而最重要的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推行更彻底的改革。如果机关事业单位的规模能够缩减,如果其工作人员的隐形收入通道能够堵住,那么财政负担其养老成本才有合理性,才能为社会真正认可。

小蒋随想:显然,养老金并轨无法立刻实现干部与群众退休金“均等”。改革初期,干部与群众的“基金池”也不互通。这种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人们还可以容忍。但也须注意,此举不能成为新的不公平的起点。毕竟,我们已看过太多打着“历史遗留问题”旗号拒不变革的例子,现在的“分类性”养老金会不会成为将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同理,“马太效应”会不会在不同属性的养老金缴付上重演?这样的担忧不应被视为杞人忧天。真正实现养老金并轨,我们终会面对基金池统一、缴费与领取标准一致。这项涉及亿万人利益的改革,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必须审慎统筹计划,有可行的、科学的时间表。渐进式改革的核心还是前进,必须谨防出现新的“原地踏步”。

德行有严重瑕疵者再登“高尚高位”难以服众

背景 :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于2013年1月被宣布免职。最近,新一期的《学术交流》杂志刊登照片,衣俊卿衣冠楚楚地坐在“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合影正中央。

钱江晚报发表刘雪松的观点:虽然摘去职务衣冠的衣俊卿以专家的身份出席此次会议本应无可厚非,但免职之后的首次公开露面,依然像当初被曝与博士后常艳“17次卧谈会”一样,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网友直指这位私德与研究方向反差太大的专家,究竟还配不配在这个思想的殿堂里指导人们的实践。人们觉得要让这位“贪一时之欲”的曾经的高官“后悔终身”,这么短时间还不合适。免职之后的衣俊卿,将研究专业作为个人爱好、个人志向,谁都没意见,但作为给决策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的官方机构,对于这个有着特殊经历、影响了社会特殊观感的人物,似应顾及民众的感受而表现出适当的避嫌。这也是人们对于别的官员生活作风上出点问题,与衣俊卿的生活作风出了问题相比,要求更严一些、失望更多一些的原因所在。

小蒋随想:就问题干部而言,如果“罪不至刑”,又没有被“双开”,还是会在某个单位里“混”。舆论对此有这样的质问:问题干部为何不被开除?免职后仍可享受原有的级别待遇,有多大的“惩处”效果?这样的争议本已很强,时不时还冒出问题干部又人模狗样地“复出”的消息,更让群众胸闷。这不是社会不宽恕的问题,人们可以接受犯事者平静低调地生活,社会也要给犯错者一条生路。但某些德行有严重瑕疵者再登“高尚高位”,于情于理皆难以服众。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