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启动,这是自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因此具有风向标意义。
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科研评价制度,我国的院士制度在推动科技界出思想、出谋略、出成果、出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院士遴选受非学术因素干扰过多,有的地方和部门让院士称号承载了一些非学术的、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负担,有的地方把有多少院士当作政绩,有些院士“拉票造假”“劝而不退”。如此种种,不仅背离了院士制度的本义,也让院士的荣誉蒙上了灰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制度,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两院举行了同为两年一度的院士大会,分别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对院士增选、退出等问题都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并且“不约而同”地将“严把入口关、能进也能出”作为改革重点。院士章程堪称院士制度的基石,代表了院士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其出台标志着新一轮院士制度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院士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去行政化、去利益化,这在新公布的院士增选实施办法中已经有所体现。根据办法规定,今年只有院士推荐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两种渠道,取消了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区市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等推荐途径,这就减少了行政干预候选人推荐工作的可能性。“官员院士”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每次增选都有一些占有行政资源的官员出现在院士候选人名单中。今年院士增选则提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此外,还首次对“贿选”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并增加了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环节。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排除非学术化因素的干扰,让院士称号真正回归学术和荣誉。
但必须强调的是,当前的院士制度改革仍停留在制度设计层面,能不能取得最后成功,说到底还要看落实得怎样。因此,能否打破“纸上一套、落实另一套”的魔咒,是院士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对于所有的改革同样适用,也是中央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原因所在。今年的院士增选工作,称得上是院士制度改革从“设计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第一步,关系到社会各界对这项改革的评价,关系到院士制度改革能否深入进行下去。其风向标意义正是基于此,透过这次增选,公众可以初步判断出这场院士制度改革之风是否真正刮起来,又朝哪个方向刮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院士制度改革类似,许多改革项目都面临着从制度设计到具体落实的真正检验,比如公车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已经真正走到了风口,迫切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勇敢亮剑,真抓实干,从而让这场改革之风迅猛地刮起来。这应该是关键之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