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羊城晚报:既是性教育,就该少点话语禁忌

然玉

2015年01月07日15:1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既是性教育,就该少点话语禁忌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课程的期末试题“惊现神考题”,压轴题为“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对此,出题老师澄清称,爆料网友曲解了题目,本意实为“大学生如何看待约炮”,旨在引导大学生从性道德、性文明等角度反思该行为。另有老师表示,“大家对约炮这个词太敏感了。我们在课上的立场是反对这种没有情感基础、没有责任感的行为。”据了解,这一课程在四川师范大学受到学生广泛欢迎。

  一道 “神考题”,又一次撩拨起围观者的香艳想象。毫不意外,有人莫名惊诧,便有人平静不已;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般的嗟叹,便有“世道这么乱,装纯给谁看”式的看淡!

  且不理会各种谩骂与畅想,笔者想问,作为“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一课的期末试题,讨论约炮等非常态性行为,难道不是应有之义吗?事实上,严肃、有效的性教育,不仅不该回避前沿、灰色、有争议的性议题,更应该以坦诚开放的姿态启发学生思考。四川师大的考题设计,并未背离课程教学的初衷。至于其被传播到网络,引得某些人心神不宁、“小鹿乱撞”,则是另一回事了。

  毋庸讳言,在我们的文化传统内,素来有节欲主义的基因。整体压抑的性文化,久而久之便衍生出某种秘而不宣抑或“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语惯性。这种倾向落实到性教育上,则体现为一种脆弱的道德敏感,以及保守的价值灌输——就此而言,约炮等争议话题,似乎理应被隔绝在课堂之外,但尴尬的现实在于,一面是装纯卖萌的性启蒙,一面是狂飙突进的性实践,两者相遇注定只会让更多懵懂无畏者受伤。

  必须厘清的是,考题涉及“约炮”,绝不意味着认同与支持的立场,反倒是在引导学生群体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其实,涉及性教育,但凡动机纯良,便没有那么多“不可道也”的谈论禁忌……很多时候,“禁忌”本身就是魅力,那种暧昧而神秘的空气,让太多人有了尝试的冲动。故而可以想见,“争议话题”被更多谈及,实则意味着一个脱敏和祛魅的过程。当“约炮”的本质、形式、过程、后果被更多人知晓,其或许反而会吸引力消褪。

  大学课堂有其特殊性和先锋的一面,我们不能以一种极端保守的价值标准,来动辄对其教学行为指指点点。

分享到:
(责编:袁云儿(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