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不走心”扶贫难免“扶贫羊”进肚

谈风齐

2015年01月06日13:5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某地搞扶贫,给一贫困村提供了120头母羊。羊毛羊奶都是宝,养羊致富不挺好?还派技术人员下乡,提供饲养管理、专业防疫、母羊配种等技术服务。结果这120头“扶贫羊”,被村民吃剩了不到60头。(1月6日 人民日报)

120头“扶贫羊”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可谓相当宝贵的财富了,紧跟的一系列的配套技术服务更是丰富完善了本次的扶贫安排。然而尽管部署“周详”,扶贫效果却杯水车薪。一半多的“扶贫羊”成了“餐桌羊”,羊毛羊奶都是宝,直接吃掉岂不“胡闹”?难道说当地已经穷到食不果腹,饥不择食的地步了吗?显然不是。

养羊致富的道路当地百姓都懂,只是条件并不允许。据了解,前些年,政府出资给盖了统一制式的新房子,羊圈根本无处安置。另外,村子周围全是戈壁荒滩,也没有那个自然条件来放养。同时,出村的交通也不便利,养成的羊、剪下的毛,如果想要卖出去,必然会增加运费等成本,无疑会增大竞争压力。如此看来,这些羊除了吃掉还真是没什么用处。

从新闻中我们了解到,该地的扶贫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了,然而效果却很一般。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有因地制宜,俗话说什么水养什么鱼,扶贫如果没有对症下药,而是照搬方式套路,那么必然会导致扶贫成果一场空,甚至会出现越扶越贫的极端情况。拧巴的扶贫方案也酿成了“扶贫羊”变“餐桌羊”的笑话。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几乎是每个地方政府在部署工作时都会提到的,也就是说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那么为何扶贫“笑话”却层出不穷?扶贫不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根本就没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扶贫只是一件工作,一个指标,一项政绩,效果怎么样则“与我无关”。个别领导只在乎让外界看到自己做了什么,而忽略真正能让百姓得到什么。这种行为和心态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是自欺欺人的。在这种行为心态的驱使下,必然会使扶贫工作走马观花。

因此,扶贫不应该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应该成为地方政府以及领导的心中大事。扶贫工作重点应从政府做什么转移到百姓真的需要什么,从政府怎么做转移到百姓怎么富上来,使扶贫工作彻底走心,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输血不如造血,真正帮百姓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路。

分享到:
(责编:袁云儿(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