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京华时报:《大清盐商》盐商担大义后人多借鉴

韩浩月

2015年01月06日08:55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盐商担大义后人多借鉴

  盛和煜和张黎决定了《大清盐商》的大剧和正剧气质,他们一位任总策划,一位任艺术总监,把以往对电视剧艺术品质的追求,延续到了这部新作中。所以,尽管创作团队中有导演韩晓军、编剧南柯这样相对陌生的名字,但《大清盐商》却并无任何生涩之感。

  乾隆年间,扬州盐商为朝廷贡献了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而乾隆皇帝又秉承“永不加赋”的祖训,不愿把战争带来的财政负担分担到百姓头上,于是,与盐商进行交易谈判成为皇帝的一门功课。而如何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打交道,也成为大商人们需要动用生存智慧去解决的难题,扬州盐务首总汪朝宗是如何处理那个时代“政商关系”的,成为该剧的最大看点。

  《大清盐商》的主要塑造对象,毫无疑问是汪朝宗。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传统成功男人,他寡言,言出必行;他识时务,所以是俊杰;他有理想,但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一个男人的豪放与隐忍、豁达与计算等等矛盾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奇迹般地融为一体,丝毫看不到有分裂感。

  张嘉译贡献出了他成名后最具形象与性格颠覆性的一个角色。在扮相上,他摆脱了以往谍战剧造就的“间谍相”;在性格上,汪朝宗比他以往饰演的任何一个角色都要有深度与厚度,因为汪朝宗非官却常用官场思维去考虑问题,非民却要用悲悯眼光看待民间疾苦。作为一个商人,他要承担起诸多非商务领域的考量,与各色人等进行周旋,塑造了忠诚与道义、赚钱与散财皆不误的男人形象。

  在很多时候,汪朝宗更像是一个文人,一个把制度与人性体察透彻的文人。他的职业是商人,但如果单纯只用商人思维去维系关系、处理问题的话,恐怕要么被朝廷杀头,要么被同行送进监狱。所以乾隆皇帝才会说,天下人那么多,能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唯你汪朝宗一人。当然,皇帝这么说完全可以当作场面话,但能由一介草根上升到被皇帝如此重视的位置,足以说明汪朝宗是拥有政治智慧的。

  与政治有染,但又能从政治中干净地脱身,这考验的不仅是汪朝宗的智商,更是一个商人的德行。中国自古就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能以商人的身份获得社会高度认同,是对一个商人最好的评价。观看《大清盐商》,会发觉汪朝宗在精神追求方面,是主动把一个大商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肩膀上的,他的故事值得现代商人借鉴。

  从整体上看,《大清盐商》故事讲得不急不缓,节奏从容,在主要角色塑造方面用笔很深,在配角方面有脸谱化的成分,比如对小盐商的刻画,就有烘托之嫌,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格局。      (韩浩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