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限牌了。又一个流言被突然证实。
深圳市交委发布这条突然的消息时,距当日生效的时间仅隔了20分钟。距深圳市公安局领导对媒体表态“没有准备限牌限号”、“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时隔13个月。距深圳市长对众多媒体否定深圳将限牌的说法、明确表示“只依靠包括提高停车费用等经济手段治理拥堵”,时隔11个月。距深圳福田区一家车行因打出“限购在即,抢购正当时”被警方指认涉嫌造谣扰乱公共秩序、车行一名临时工被拘留3天,时隔7个月。距3家汽车销售公司传限购谣言、4名工作人员被处5天行政拘留,时隔3个多月……
深圳警方拘留车行临时工时是这么表示的,“限牌在即”不是假设性语句,条幅标语很容易造成误解,扰乱正常公共秩序,还可能误导消费者不理性消费,理应受到处罚。
现在回过头来看,不是假设性语句的“限牌在即”,反而成了真话;倒是“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明确否定深圳将限牌”,成了流言。不知那些被拘留的车行员工们得知这个消息后,该作何感慨。
车行员工被拘的消息被广泛传播时,很多受众想必是对深圳限牌有种吃了定心丸的淡定。有领导拍着胸脯的安民告示,有临时工因谣被拘的惩戒,深圳不限牌虽然未必是一劳永逸的结果,但至少应该是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铁板钉钉的事实。但骨感的现实还是说来就来了。
粤B限牌,未必是错。从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看,从深圳的现实交通状况看,作为无奈之举、有效之举,限牌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但是,不让消息泄漏的执政思维、不让汽车消费市场造成恐慌的管理心态,与民众在权力一次次信誓旦旦地否定之后突然宣布限牌所带给社会的震惊相比,哪个失得更多,不妨掂量掂量。前者得的是市场的秩序,后者失的是权力的公信。深圳愿意将后者作为换取前者的代价,显然是不把公信当社会的成本来看待的。
这是权力对手中公信的一次自我贬值。当民之所赋的公权与公信,成为消耗民意的兑换物,诸如突然宣布限牌的所谓执政技巧,便等同于拉起民众的手掌扇了民众自己的一记耳光。
深圳突然宣布限牌,是对民情民意的不信任态度,也是权力不自信的心态,它最终有效地控住了汽车上牌的节奏,却再次加重了民众对于权力的不信任感。这种因小失大却不以为大的硬拗,表面上是社会输了上牌的机会,实质上是权力输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