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是国际艾滋病日后的第6天,就在这天,四川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写“联名信”,欲将村里一名8岁患“艾”男童驱离出村。此事引发网络热议。公众对此怎么看?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对此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患“艾”男童何以走出二次伤害?
都说“人艰不拆”,可面对8岁的患“艾”男童坤坤,有些人选择了比“拆”更冷血的排斥。乍看上去,这得怪村民信息闭塞、观念滞后,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有恐“艾”心理吗?从“京报调查”结果看,不到三成受访者对孩子跟患“艾”小伙伴玩耍完全不介意,说明这份“无知的恐惧”并不罕见。
如今,就连联合国方面也对此事发表声明了:歧视必须停止。可以肯定,随着舆论聚焦、官方发声,涉事男童的境遇会迎来改善,可“媒治”下的关怀阳光会打照在其他患“艾”人群身上吗?对艾滋患者的“四免一关怀”又能否落到实处?还有,蒙昧的“谈艾色变”该如何从民众观念中剔除……这些问题无解,患“艾”者注定走不出各种二次伤害。
新京报评论员 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