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写着按一下就能通行,为什么一直不能用?许多市民发现在济南解放路、北园大街等处,安装在人行横道斑马线上的自助信号灯按钮成了摆设。济南交警支队的负责同志介绍,这种“自助信号灯”在济南“水土不服”,目前已经停用。(11月6日《齐鲁晚报》)
“自助信号灯”其实就是国外使用的“自助红绿灯”,主要是为行人准备的,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模式。这种在国外使用的很好的设备到了我们的手里,咋就成了怪胎了呢?
这有着这么几种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是依附于“中国式”之下的产物。
其一,对公共设施少了敬畏之情。正如报道说的那样,刚装上的时候,还是不错的,也发挥了作用。时间长了,很多人喜欢用这个设备闹着玩。有的人按一下按钮,不是为了过马路,而是为了试着玩,其实他并不需要过马路。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新闻,一个孩子在上电梯的时候,竟然把所有楼层信号都按了一遍,造成电梯混乱。想想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人按电梯门不是为了上楼,也不是为了下楼,而是无聊;有人到自动取款机面前,不是为了取款而是为了按着玩。正是因为我们少了对公共设施的敬畏,才出现了“自助信号灯”成了摆设的尴尬。
其二,对文明礼让少了尊重之情。“自助信号灯”,原本可以发挥好的作用,可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心中想的都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无论机动车有多少,过马路的人想过就按一下信号灯,完全不顾忌别人感受。有红绿灯灯的路口,还不顾安全去闯红灯,“自助信号灯”来了,岂不更是以自我为中心了?在这种心理的趋势之下,原本可以更好确保道路畅通的“自助信号灯”也就成了一个鸡肋,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使道路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一大批车辆为一个行人让路的现象。
其三,对新生事物少了科学之情。一个新生事物,如果想让其发挥作用,就要在最初设置的时候,多些对科学的尊重。就如这个“自助信号灯”,它并不适合安装在所有路口。中国道路和外国道路不同。很多外国城市人烟不多,车辆不多。而中国是人口大国,车辆拥堵,人流如织。你把这样的信号灯安装在繁华地段显然是表错了情。这个信号灯适合安装在人流车流小的地方。比如有的路段上,由于车流人流小,绿灯一方有可能没人和车通过,而红灯的一方却有人要通过。有了“自助信号灯”则可以解决道路资源浪费问题。而这些“自助信号灯”却被装在了繁华的地方。
“自助信号灯”成了摆设,其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和我们的道路拥堵有关,也和管理部门教条的模仿有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自助信号灯”是个好东西,但是,中国式诟病不除,“自助信号灯”注定是个“水土怪胎”。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