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翻看网络评论,对周小平横加抨击的人们,大多数并不反对他的主要观点,也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不妨把周小平看成是抛砖引玉,期待在理性客观的讨论中,引发我们这个时代的共鸣。
周小平,一个年轻人,何以在网络上引起口水四溅?也许是因为他敢于晒观点、秀自我,更可能是因为他的观点和自我呈现的方式,让不少人感到有点不舒服。但是,至少有一点没法否认,网络“草根”与文艺大师在同一个平台,参与了国家文艺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正是由于周小平们的声音,让网络舆论与主流舆论形成合体,人们正在见证两个舆论场的迅速融合。
不管在哪个舆论场,只要是法律范围内,表达本身就是人们的基本权利。翻看网络评论,对周小平横加抨击的人们,大多数并不反对他的主要观点,也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果这个基本立场是一致的,那么需要澄清的无非就是,怎么把观点表达好,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由于与生俱来的网络写手特点,周小平的表达方式和思想观点,可能是以碎片化和不成体系的面目出现的。特别是,他喜欢在严肃主题下,运用一些网络语言,容易给人生涩和别扭的感觉。作为一个没受过很好教育的“80后”,缺少一点文字底蕴和功力,这并不是什么罪过,至少比很多火星文通顺一点吧?
这是当下舆情的一个矛盾:当网络舆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信息与观点交流的主要平台后,在这个平台上却缺少那些能够系统、全面、生动表达主流观点、引导主流舆论、凝聚思想共识的声音。在这个多元化表达的时代,周小平们及其批评者,其实只是代表了一部分的声音,也仅在一些特定圈子里形成热点。
最典型的就是,许多普通老百姓,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周小平是谁。说得更深入一点,有不少思想界的精英,可能还“不屑于”通过网络、以互联网思维来系统化地展现思想成果。所以,周小平的“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平台上“好声音”的稀缺。
由此,不妨把周小平看成是抛砖引玉、千金市骨。期待在理性客观的讨论中,产生更多“超越”周小平的声音,引发我们这个时代的共鸣。
□彭原(原文刊载于10月22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