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公众的理性自觉是禁放的底色

胡印斌

2013年02月23日10:0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很多市民都有一种直觉,这个年过得不太闹,比往年“清减”了许多,很多人都自觉选择了不放炮或少放炮。

新京报的节后调查显示,70.1%的受访者表示今年燃放爆竹“比往年少”,至于原因,76.4%的受访者选择了“怕污染环境”。而在节前的调查中,可能因为污染环境而放弃燃放的比例是71.4%。

来自北京市政府烟花办的数据也佐证了民众的这种自觉,截至除夕当天,北京市今年春节共销售26万余箱烟花爆竹,比去年下降了37%。除夕夜至大年初一9时,清扫烟花爆竹残屑也比2012年同期减少155.61吨,达10%。

这些直觉和数据,共同构成了时下大城市中民众燃放烟花爆竹的一个清晰图谱。即,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同不放或少放,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树立起共同呵护环境的理性自觉。而公众的理性自觉正是禁放的浓重底色。

这种理性自觉来之不易。多年来,政府决策与民意诉求一直在“禁”、“放”之间胶着,无论是“传统年味儿”的支持理由,还是“污染环境”的批评指责,都有道理,却也都各执一词,缺乏一个共同的认知背景。也因此,体现在公众舆论上,往往此消彼长、此起彼伏。

即便是罕见的雾霾天气,促使越来越多的公众认同“禁放”——此前的京报调查即显示,82.1%的受访者支持政府将“禁放烟花”写入应急预案,雾霾天强制执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意见对政府干预燃放持保留意见。可见,一旦缺乏了民意自觉,哪怕是面对一种相对普遍的社会诉求,政府干预也应该保持足够的谨慎。

因此,与政府动用行政强力“禁放”相比,来自民众的理性自觉愈发显得弥足珍贵。一方面,民众自觉地不放或少放,不仅可以省去政府因为禁放而支付的大笔行政成本,实际效果也要好得多;另一方面,民众在“禁放”中生长起来的环境理性,有可能波及到其他公共领域,从而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公民力量。

分享到:
(责编:张宏、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