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刘娜:莫让“形式主义”绑架了慈善活动

2014年10月17日12:00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刘娜:莫让“形式主义”绑架了慈善活动

  首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中国扶贫基金会向社会发出“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议书,邀请参与者24小时不进食体验饥饿,以表达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关注。该活动引发众多争议,有人称此举为“作秀”;但也有专家表示,“饥饿24小时”公益项目很有创意,沉重的话题做得轻巧值得提倡。(10月17日《新京报》)

  据了解,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组织发起的“体验饥饿—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导有条件的人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而笔者认为,此项活动多有“形式主义”的嫌疑,是“娱乐”了慈善活动。

  “饥饿24小时”不能真正体验贫困地区的饥饿。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必须是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并且保证体验期间足够饮水,不能参与剧烈的体育或脑力活动。一个健康的人在保证饮水并且没有大量热量消耗的情况下,仅仅挨饿24小时,并不是一件难事,这与某些贫困地区经常没有饱饭吃、没有干净水喝是不能相较的。《饥饿的孩子和秃鹰》的照片引起了世界轰动,一个小孩快要饿死了,而一只秃鹫正等着它的美餐。现在还有一部分地区的民众在饱受饥饿的困扰,这绝不是饿一天就能体会的。

  “饥饿24小时”更多的是一种“娱乐经历”。此项活动迎来了不少明星大腕,谁能保证所有明星参加此项活动不是为自身形象“镀金”,活动结束后继续享受饕餮盛宴?“饥饿24小时”是受到冰桶挑战项目的启发而发起的,截止到16日21时,筹得善款17万,这与“冰桶挑战”的2个亿相差悬殊,哪个对慈善更有益?一眼便知。“饥饿24小时”是形式套牢下的慈善,参与此项活动只是增加了做慈善的某种乐趣,而并非真正为饥民做出了什么,正如有的网友所说,“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上饭的孩子体验一天温饱”。

  在当今世界,解决饥饿问题依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每天仍有近10亿人醒来不知该如何填饱肚子。对待那些挨饿的民众,做慈善是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方式之一,但如果慈善活只是引起娱乐关注,且受到群众百般诟病,那就失去了做慈善的本意。对于“挨饿24小时”,我们不必盲目去参加,我们应该做的是正视世界饥饿问题,让慈善活动变成一种常态,哪怕只是在饭桌上少点一盘菜,一天捐一块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