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初至今,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失联已40余天,除证实其失联属实之外,目前,当地仍没有公布更多消息。(9月21日 新华网)
堂堂一名副市长说“丢”就“丢”,着实令人愕然。而且当地相关部门“除证实其失联属实之外,目前仍没有公布更多消息”。这不仅把当地党委政府部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部门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从而更是让“副市长去哪儿了?”成为了一出现实版的官场娱乐“戏剧”。
其实,对于这失联的副市长,虽然目前已“发现郭的孩子早在国外,其妻也不见踪影”,尽管其因涉嫌收受当地开发商500万元贿赂的而已被列为网上追逃人员,但民众关注更多的是“这名副市长到底去哪里去了呢”?是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还是其因收受贿赂而“畏罪前逃”了呢?更或是被其利益而结下的仇人所“谋害”了呢?
更令人迷惑不已的是,作为一名堂堂省管干部的副市长,在失联一个多月后,当地相关部门竟然“不详其所在”。而在此前,作为其供职的该市政府“对其是否被调查”更是表示“不知情”。或许,当地官方保持的保持缄默是真的不知情。但是,在失联40余天后,当地相关部门的搜寻工作仍毫无进展,也就不得不再让人更生质疑了。
特别是当地警方以500元的悬赏通缉,更是成为了民众吐槽、揶揄的焦点。试问,如此悬赏通缉又是在“上演”哪一出呢?又套得到“狼”么?这“500元悬赏追讨失联副市长”不仅太不严肃,更像是一封“举报信”。那么,对于这名失联的副市长,相关部门究竟是真“不知情”还是在懵懂无知?更或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虽然,相比因公外出,官员因私请假外出更难监管;尽管因私请假外出只能和其本人或者家人联系,而且如果事先精心谋划,很难防范其出逃。但这并不是让副市长失联40余天仍不知所踪的借口或“免责牌”。正如有评论认为:对这些“知情而不报者”应追责问责,对失职的相关部门更应进行调查问责,而不能都在“装糊涂”式的保持缄默。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