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饥饿游戏》系列电影,那么很有可能不会对《分歧者》抱有更多幻想。原因很简单,后者架构出来的情节扩展空间,明显比前者小家子气很多。虽说二者都是由原著改编而来,可仅就小说的艺术成色来看,《饥饿游戏》无疑也比《分歧者》好上了不止几个段位。
既然同样走的是反乌托邦路线,就应该把关于乌托邦本身的虚幻意义,还有其中的残酷意味展现得更多才对。恰好是在这个问题上,《分歧者》要比《饥饿游戏》系列影片做得更好。比起《饥饿》主打温情牌试图混水摸鱼的做法,《分歧者》明显更高冷,一指头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骨肉分离能怎样?兄妹各为其主又怎样?每个长大的孩子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在这件事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风向标,哪怕当众上演上述残酷戏码,也命中注定必须如此。
至于说到电影主题,《分歧者》看似更荒诞不经,却不屑于玩弄《大逃杀》式的残酷对决游戏,而是把斗争的焦点直接指向统治阶层,以及各个不同阶层间的互相倾轧、你死我活。这无疑是险棋,下好了可以步步为营进退自如,下不好就有满盘皆输的巨大风险。好在,影片虽没展现出更多的新意,胆识也不够大,但还是基本完成了任务,不够知无不言,至少把话戳到了痛处上。
创意足够,尖锐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分歧者》赢得尊重。毕竟特效和表演也起到了加分的作用。影片的特效成分不多,尤其以展现测试过程中的幻觉为重。不难看出,导演在这里吸收了来自包括《盗梦空间》在内的诸多优秀影片的养分,看着并不夸张,却每每都有意味绵长的余韵留存。至于表演,担纲主演的都属影视圈里的新人,但这样的主题搭配剧情设置,刚好可以规避新面孔带来的种种弊病,捧出个类似詹妮弗·劳伦斯一样的新科影后,也未必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