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光明日报:别为发酵于互联网的“颜控”而焦虑

陈方

2014年09月11日05:33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别为发酵于互联网的“颜控”而焦虑

  时下,“颜控”一族正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他们往往非常看重长相,喜欢以相貌来评价他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相关网站对一万多名网友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身边“颜控”很多。

  真正分析“颜控”的流行,还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空间。前段时间,四川德阳一名年轻交警和市民闹纠纷,因为交警长得帅,所以在网络舆论中,网友们丝毫不在乎交警脱掉上衣的不雅,而是纷纷力挺交警。“帅就是正义”的网络流行语也开始蹿红。

  有一张帅气的脸,似乎就有了颠覆人们是非观的力量。几个娱乐明星陷入了吸毒丑闻中,但因为长相不同,所受的舆论“待遇”也是天壤之别。柯震东因为帅气有型,吸毒被抓后网友们不离不弃,“只要你痛改前非,我们依然爱你”;而那些长得不够帅的明星,网友们反倒极尽嘲讽之能事,“长得丑就别出来吸毒丢人了”。网络舆论里,一张脸就是一道分割线,舆论的挺与贬,完全取决于长相。所以,和“颜控”并肩齐驱的网络热词还有“看脸社会”。

  “颜控”也好,“看脸社会”也罢,这些流行热词背后很大程度上都蕴含着调侃的意味。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犯了同样的错误,一个人如果长得帅气或者漂亮,他获得别人原谅的可能性往往高于那些长相一般的人。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成熟的社会人懂得用明确的是非价值标准来规制自己的这种心理感受,他们会尽可能地把这种心理感受深藏在内心某个角落。

  以貌取人由来已久。无论是职场上还是情场上,相比长相一般的人,那些容貌出众者的优势是难以否认的。这是现实,但这种现实其实并不具备太强的“杀伤力”,很少有人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只把相貌作为唯一标准。值得掂量的是,没有人去否认“以貌取人”的社会心理,但“颜控”或者“看脸社会”的到来,却让很多人感觉悲哀乃至愤怒。其实这只是互联网生态引发的一种焦虑症罢了。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在社交媒体中,人人都在尽可能地释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感受未必会成为指导人际交往的规则。别看那些网友们在热捧“帅就是正义”,但笔者不相信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一定会认可“帅就是正义”。而那些“柯震东加油”的呐喊声中,或许还存在着网络公关的可能性。相对于网络之下的现实生活,开放的社交媒体更容易聚集话题,当一个话题在网络上蹿红,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现实生活也是如此”的错觉,“看脸社会”的焦虑如此,“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争议也是如此。

  发酵于网络上的某些热点话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甚至某种倒置或错乱,但我们没必要放大这种焦虑,因为它压根不是社会的主流。以貌取人的社会基因即便不会彻底消除,“看脸社会”也不会成为一个真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