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热评·《暴君》】
所谓“人性”的表演,就在于面孔的变化,可是《暴君》整季下来,巴萨姆和他的夫人,却像塑料娃娃一样美好依旧,哪怕在沮丧和残忍的时候,也感觉像是一出偶像剧。
一部美剧能否垂名,主要并不是美学上的成败,而是设定和推演。《暴君》的设定无疑是精彩的,但是它的推演却令人担忧。一个美国标准中产家庭介入到了中东独裁国的政治纷争当中,这所能引爆的各种意识形态和道德冲突想必会五花八门。
《暴君》的设定可谓是一项创举,但是它面对的陷阱也很多。它可以变成民主战胜独裁的美国脑残宣传剧,这在众多CIA剧里屡试不爽。《暴君》里有几集剧情差点肆意流散到这个套路里去。不过还好,这剧的本身立意,想必不会那么输格。好莱坞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经常会发生编剧大脑关闭,自动编写程序启动。似乎只要触及到那几个词汇,好像一个催眠暗示机关就被触动了。《暴君》无疑试图睁眼来直面这些词汇,来模拟它们现实操作时的纠结和荒谬。
Tyrant,在政治史上,我们多译为“僭主”,来自于古希腊的四种统治方式之一。在当下“僭主”已经不合时宜地变成了“暴君”,一个典型的贬义词。我们当代对于“暴君”的定论,多得于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的定调。Tyrant变成了当代统治术的形态根基的反义词。《暴君》取名于美国普世意识形态的背面,多少让人憧憬它能提供多少洞见,回刺普世价值的暗面。至少第一季的《暴君》在这点上,彻底让人失望了。不过想来也不该在这方面抱以多大的希望,毕竟李安曾扬言要接此剧,像李安这样集儒家中庸与中产保守之大成者,如果也能看上此剧,想必我们不能指望它可以是一把利刃。
《暴君》当然更可以变成一部暗黑系的权术剧。《纸牌屋》风靡在彼,《都铎王朝》树样在前。中东风情,民情激荡,宫廷角力,《暴君》其实具备了所有的基本要素,就连那个片头,似乎也在暗示着这可以是现代真实版的《权力的游戏》。可是,所有的暗黑剧,核心在于“人性”和马基雅维利式的权术。然而,《暴君》对于权术操作上的描写,简直就是纸上谈兵,都变成了美国式和亚细亚式的处理方式的枚举。当然,这并不是本剧最致命之处。
《暴君》最致命的是它被男主角的面相给背叛了。亚当·雷纳(片中巴萨姆扮演者)的长相太过于正派,以至于当他杀人时,观众会因其正义的相貌,一下子就原谅他了。就像当年的斯蒂芬·西格尔,当然雷纳比西格尔要貌美百倍,但是整部片子下来,面孔始终如一,就像安全感的化身。所谓“人性”的表演,就在于面孔的变化,可是《暴君》整季下来,巴萨姆和他的夫人,却像塑料娃娃一样美好依旧,哪怕在沮丧和残忍的时候,也感觉像是一出偶像剧。无论《暴君》得不得到续订,如果雷纳不改变造型,或者对着镜子多练练表情,无论如何都成不了一代“暴君”。
□本南丹蒂(影评人)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