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且行且思:我青春  我能够

魏哲哲

2014年08月28日04: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当责任低语说,你应该。青年人回答道,我能够。”这是最近读到的两句英语小诗,读出的是青年人自我奋斗、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是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的奉献精神。

  米登位,一位即将走入大学校门的北京大学新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内涵与深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地震发生后,本应享受高考后的“悠长假期”的米登位,用“自己已经长大”的理由说服父母,和小伙伴一起加入了救援队,参与抗震救灾,在救灾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定格了青春担当的别样精彩。

  动感、激情、个性……所有对青春的描述和定义,都没有一个词来得有分量——担当。“米登位”们,正是用这份担当经受了灾难中的人生考验,赋予了青春怒放的生命。

  担当不仅是一种信念,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能力。当下,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激战正酣,青奥会的选手们在参与中分享,在奋斗中担当,激扬着青春,点燃着梦想。同样值得点赞的,还有服务青奥会的近2万名“小青柠”——身着绿色志愿者服装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如同全覆盖的wifi信号,挥洒着青春汗水,绽放着真诚笑容,全方位服务青奥会,打造着最美的“中国名片”。在青奥会选手、“小青柠”们“我能够”的担当背后,有青春的激情、志愿的情怀,更有一丝不苟,服务民众的脚踏实地,他们用日常点滴的拼搏、奋斗,汇聚着参与、竞技的担当力量。

  教育,不仅是象牙塔里的书本之考、知识之问,更是关键节点冲得上、勇担当、能担当的人生之考。人格的丰盈、道德的完善、情志的健全,与体魄的强健、知识的熟练同等重要,服务他人、勇于担当……这些品质才是青春的本色。

  哪里有担当,哪里才有青春怒放的诗篇。友善如何表达,担当如何体现?以灾难和体育为媒介的人生考验,远比枯燥的应试更有说服力。今天,中国的青年已大声喊出:我青春,有担当,我能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8日 18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吉全、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