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柯玉乾:官方字典定义“土豪”惊了谁?

2014年08月27日11:59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柯玉乾:官方字典定义“土豪”惊了谁?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了新一轮的修订,增补了上百条时代新词。对于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土豪”一词,官方给出了“有钱没文化的人”的定义。(8月27日《重庆晚报》)

  “有钱加上没文化”,活脱脱一个“暴发户”的形象。毫无疑问,官方已经赋予了“土豪”无限的贬义。但是,这真的是网友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没错,民众确实有讥讽“土豪”为花钱无脑,极爱炫耀的的鄙视心态。可是如今人们对“土豪”的态度,再也不是像对“暴发户”等群体一样,满是不屑和憎恨,而是又爱又恨的复杂心理。“路见不平一声吼,抱着土豪不放手”,“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样的自我嘲弄和戏谑都能窥见人们的心理。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概念就已深入人心。那时的“土豪”是为富不仁,剥削贫苦农民,破坏革命者的代名词。而如今再次爆红网络,却是由一个游戏角色引起,专指那些为了打游戏不惜花重金买装备的人。“土豪”在如今很多人看来,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从现实看,如今的“土豪”,是近十年来以房地产崛起的富裕阶层。拥有众多楼房,不用辛勤工作,坐等收房租,然后成为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他们展示给世人的类似于曾经坐享其成的地主或佃户。有了这些唾手可得的财富,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物质生活,然后以各种物质包装自己。

  不久前“苹果”推出的iphone5s“土豪金”,就如“暴发户”的金牙一样,成为非公平状态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显著标签。与其说是鄙视,“我们做朋友吧”的背后更是民众对于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给予的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服从的认同。

  从“煤老板”到“暴发户”再到如今的“土豪”,这种称谓和群体标签,在本质上都是中国人内心对于社会不公的一种抵制。只有抓住了这个本质性的东西,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否则,下一个类似于“土豪”的词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社会在词汇上的区隔与分裂,是社会分裂的直白体现。无数新词的流行,都能当作中国现实的晴雨表和检测器。譬如“土豪”,如果非要人为地将其理解为“土气的富豪”,不仅扭曲了创造者的意图,还“亵渎”了民众娱乐的权利,更是对于社会问题的一种漠视。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