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阿来“三问”,这是文学怎样的悲哀?

2014年08月18日09:38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阿来“三问”,这是文学怎样的悲哀?

  “得奖与不得奖,我都得继续上路,进行我独自的寻访。”但对鲁奖的积习不能沉默。8月16日中午,作家阿来给四川在线、川报观察客户端发来邮件,文中就参评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在评奖体例、评奖程序和作品质量上的争议三问鲁奖。

  文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诠释,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文学的创作都是基于现实的生活,脱离现实的文学就只有华丽的辞藻,而失去了动人心魄的触动。其实每个人对文学的理解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对艺术的人文精神崇高的追求和向往,阿来的《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就是通过对藏区的实际探索和总结,经过不断的升华沉淀才积累下来的,是一种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文学的诠释去描绘最美丽的画卷,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这样的写作才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去多了几分真实,没有高谈阔论,却娓娓道来了藏区历史的变迁,就是这样的诠释,才能写出藏区的生活,这样的作品,才是文学上最美的圣洁。

  对于当下炒的沸沸扬扬的鲁奖问题,笔者想谈谈心里的感受。文学的奖项其实并不能代表文学作品本身,而是一种赞扬和肯定,甚至可以说事一种学习和探索,为何那么多读者在读了某部作品之后就想方设法的想去看看作品中描绘的地方,因为给了他心灵的触动,文学的意义也不在奖项,而是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文精神,用实实在在的踏实践行来诠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编织的才是最真实的梦。如果文学作品的评奖有失偏颇,那么文学存在的意义就黯淡无光,这是对作品的亵渎,也是对文学创作的亵渎,没有和谐公平的环境,试问文学如何成长?如何发扬光大。

  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最根源的便是文化传承,而文学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已经变质,失去了原有对艺术最崇高的追求,失去了对生活最质朴的向往,那么这一切都显得相当苍白无力,没有任何生机。阿来是藏区文学巨匠,其作品在藏区在中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并且阿来的作品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对生活的思考和诠释,具有相当的文学精神和价值,这样的作品都不能得奖,那只能说事文学的悲哀。

  将生活结合文学创作,是生活的升华,文学的价值,脱离文学的作品,永远空洞无力,如果评奖失去了公正,那么这不仅是作者的损失,也是文学的损失,更是一种亵渎和悲哀。得不得奖无所谓,重要的是公正、公平、公开,用一种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精神去追求,那么这样的文学才有意义。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