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周,即将迎来开学季。每逢此时,“谢师宴”的话题总会成为社会焦点。
“谢师宴”到底该不该禁,各方观点不一。很多人觉得孩子考上大学答谢一下师长,实属“人之常情”;对于因操办“谢师宴”受到查处的案例,有人甚至认为是小题大做、矫枉过正。这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各地针对老百姓身边现象出台的“禁令”,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实,以使其在执行中树立公信力,从而凝聚共识、引领风气?
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形成刚性约束,是加强反腐倡廉的根本。整治党员干部宴请奢腐,严惩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借机敛财确有必要。此类“禁令”如何执行,一举一动,老百姓尤其关注。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定出台制度,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定越具体,才越有针对性。还要考虑执法执纪的力量、手段、效果。除了加强宣传,还需确保公开透明、防止选择性执法,这样才能争取干部群众更多的认同,取得令行禁止的实际成效。
当然,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当地纪委对某一不良现象有明确的“禁令”,必须带头遵守,不能心存任何侥幸。只有党员干部作出表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带动全社会风气的好转。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8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