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型赛事锦标主义盛行和过度商业开发所引发的恶果,相信很多人都深感失望。但当国际奥委会下决心创办以质朴、简约、交流、融合、不功利、不盲从为特色的青奥会,在世界范围内并未赢得预期的掌声与喝彩。对旧的、走偏的赛事已经心生厌倦,对新的、纠偏的赛事依然不愿接纳,这应该就是创办青奥会的理想与并不令人乐观的现实之间的落差。
不能否认,尽管很多赛事已经饱受兴奋剂和功利主义的困扰,但追逐明星、见证佳绩在人们心目中依然留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项赛事如果没有明星和成绩作支撑,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吸引眼球的资本。由此产生的连带反应是——如果赛事本身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又会有多少赞助商、观众、城市、地区依然选择与这样的新兴赛事风雨同行?这应该视为青奥会由理想走向现实必须要交的学费、必然要付的代价。
丈量青奥会由理想到现实的距离,不是为观望与退缩找理由,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南京青奥会筹办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赛事运行正在有序展开,大气磅礴的开幕式则为赛事开启新的篇章,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向世界展示青春的魅力、青奥会的魅力,同时也是在向世界展示南京的风采、中国的风采。可以说,成功举办一届已经成型的传统赛事,其成绩的很大一部分应视作传承的结果;而能够办好一届尚在摸索办赛模式的新兴赛事,更多是在展示开拓的艰辛与创新的活力。
让青奥会的理想之光照进现实,需要赛事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切实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为微笑着奉献的志愿者点赞、为节俭办赛的理念点赞、为参赛青少年的交流沟通点赞、为南京因应青奥会的付出与改变点赞,是分享青春的幸事,亦是共筑未来的起点。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