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董宏达:青岛蓝天救援队用“专业”展示志愿服务硬功夫

2014年08月14日08:52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董宏达:青岛蓝天救援队用“专业”展示志愿服务硬功夫

  作者:董宏达

  11日上午,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第一批到达鲁甸震区的救援队员经过了一周的高强度工作,圆满完成任务,经国家红十字总会安排,队员撤回休整。国家红十字总会副会长郭长江特地来给队员们送行。8月10日晚上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用了前7分钟时间报道了青岛红十字救援队在灾区的志愿行动,受到大家的赞扬。(据齐鲁网相关报道:央视《焦点访谈》报道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事迹)

  云南鲁甸地震,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青岛红十字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们冒着大雨在泥泞中挖排水沟、探路、疏导交通,散发出极大的热情,在艰苦的条件下救治伤病灾民,用爱心传递力量,用行动助力灾民增强战胜灾难的信心,充分展示了志愿者的智慧与风采。

  人们常说,志愿服务制度化才能走得更远。近年来,各地志愿服务活动势头很猛,为社会带来持续不断的正能量。但也暴露出一些弱点和问题,比如,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志愿组织自主性较差、志愿者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所以登上了《焦点访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在志愿服务制度化上,体现了自己的特色,让人刮目相看。

  专业训练造就了这支专业救援队伍。救援志愿服务,提高能力是硬道理,专业特长是真功夫。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这是一支民间志愿组织,是兼顾了山地、水域、地质灾害、道路、城市这几项救援科目的民间组织。这些队员平时都有自己的职业,分别从事教师、IT、医师等行业。地震发生后,他们或放下手头的工作,或结束休假,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虽然职业不同,但这些志愿者们平时都接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他们说,必须要做专业的救援人员。志愿服务做到了专业化程度,不下一番苦功是难以办到的,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用实际作为回应了志愿服务应该如何制度化。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理念是把“善”传播的更远更宽广,救援的原则是“保己救人、免责救人”。在这样的理念和原则指导下,他们致力于打造“舍得”的团队精神,要求每一位志愿者具备“不给自己找麻烦,不给别人添麻烦。用希望别人包容自己的心来包容别人”的根本素质,要求志愿者学习并恪守“无欲无为无求”。这些抽象的概念背后,是他们对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深刻理解,这是志愿服务的灵魂,只有抓住了灵魂的东西,才能使行动有章法,于执着中体现科学精神,在紧急关头拉得出,打得赢。

  专业素养来自于平时艰苦的训练。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近几年的团队活动中,除了传播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之类的防灾减灾活动,队员自身的技能培训活动外,就是应对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应急事件。玉树、彝良、北京水灾都有青岛蓝天的身影,更多的是发生在崂山山脉大大小小的山野事故。青岛蓝天就是这样不断地把训练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强化训练,助推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正因为志愿服务形成制度化,才有了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第一支队员完成任务撤回休整,还有第二支增援震区的救援队继续留在震区,帮助灾民搭建帐篷、转运分发救援物资,为灾民提供初级医疗救护等工作的秩序。

  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就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结果。她带给更多志愿组织更大启示的,是其服务理念和专业化的团队精神。青岛蓝天救援队是志愿服务的好样板!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