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疏浚“断头涌”打开水生态“活化玄关”

2014年08月14日13:53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疏浚“断头涌”打开水生态“活化玄关”

  广州观察

  广州水环境改善将迎来新契机,近日,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带队到荔湾区牛肚湾涌现场督办“打通断头涌”的重点提案。他表示,要把广州建成花城绿城水城,就要注意断头涌问题,把断头涌纳入全市治水工作去考虑。市水务局目前也正在编制规划整治全市的断头涌,牛肚湾涌作为断头涌试点工程,将为断头涌治理提供借鉴。

  “断头涌”也是一种“城市病”,属于发展“负效应”。自古以来,广州市内河涌迢迢、水网密布,曾是“六脉皆通海”的岭南水乡,城市“水脉”延宕至今。可是,同国内很多“水乡”城市相似,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众多河涌被填埋、截断、拉直、堵塞,许多河涌成了“断头涌”。不但抹黑了城市名片,也对大面积内涝等问题推波助澜。

  治理过程要顺达初衷,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采用“系统疗法”。我国著名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就曾表示,“一体化运营”是河流治理的“上上策”,把河道治理、景观建设、市政交通建设以及土地开发等整合为一体,系统完成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土地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认为“这是最省时间、最省资金、治理效果最好的河道治理方法”。“一体化”的治水观点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契合了“断头涌”出现的病理。

  其次,既要善于因地制宜,又要用好“他山之石”。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德国莱茵河、首尔清溪川、渥太华里多运河,都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治理经验。特别是伦敦泰晤士河,其活化堪称全球范例——严格规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标准,重建和延长下水道,建设了数百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从地方行政分割的局面走向对整体流域实行统一管理,对水量的采用分配、水污染防治、航运防洪进行全方位筹划与整治,等等。

  此外,要给予足够的财力保障。要知道,水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提案人周立东委员就曾拿长洲岛的新担涌举例,1963年兴建黄埔造船厂将新担涌拦腰截断填埋了约450米长的水道,从此长洲湾成了死水湾,长洲湾整体自然环境大受影响,水环境更受到严重破坏,直到2008年投资约3000万元,复通河道。这就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系统治理需要防止“旧疾复发”,坚决杜绝“割韭菜”,用治理效果让财政每一分钱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前段时间,广州市召开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推进生态水城建设,这是继5年前亚运治水之后,广州再次启动全面治水大幕。古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但道出了人生哲理,更是精确概括了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此次各部门发力疏浚“断头涌”,若假以时日,必能打开水生态的“活化玄关”,重现岭南水乡风情。 (李光金)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