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官声来自社会,而不是“圈内”评价

李杏

2014年08月12日09:08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官声来自社会,而不是“圈内”评价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长武长顺落马后,对其仕途的回顾与起底纷纷展开。

武长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似乎并不容易下结论。有报道说,长期以来,武长顺以“勤政、亲民”的形象示人,在全国公安系统首创“大接访”,对下属十分和气,是个“发明家”,有35项专利,被人们称为“学者型官员”。但另据媒体披露,早在1992年初,天津整治娱乐场所时,武长顺就被抓到与一名女性从事不正当活动。至于他领衔发明的遍布天津的交通信号灯,在坊间的评价完全是另一幅光景,由于不带秒数显示,让司机心惊肉跳,被天津的哥们讽为“武氏专利”、“创收项目”。

种种说法描绘出的是一个复杂的武长顺,人们对他的评价不是众口一词。但仔细分辨,可以发现众说纷纭中的微妙。“学者型”、“发明家”、“和蔼”,这些评价多来自和他朝夕相处的人,其中多为他的下属,而且只是落马之前的说法。“武氏专利”、“创收项目”的评价之声来自民间,在武长顺落马之后涌现出来。准确地说,在武落马之前,他长期保有较好的官声,坊间曾出现的一些抱怨,对他并没构成影响。

综合一些反腐案例来看,有一些“老虎”曾经有过不错的官声,但充其量,那只不过是官场声誉,是同僚们的相互恭维与下属的阿谀。这样的“官声”,来得容易,一举一动都可以博得美名,喝彩总是伴随左右,挥之不去。“学者型”、“发明家”、“和蔼”,难道不是一些腐败官员落马前常见的评价吗?在“老虎”的位置上,意味着有巨大的权能,意味着一切负面评价主动、自觉消声,那些尽可能搭边的美好词被倾力搜索,积极献上。

从坊间的角度看,其实对武长顺的微词早已存在。网络上,不少人感叹天津的信号灯没少听人骂。有人直言,关于信号灯,可以来天津问问的士司机们,特别恶心。甚至翻找几年前天津政务网,就有关于信号灯设计有严重问题的投诉。但一些时候,民间的抱怨总是微弱的、零星的,对于官员树立的强大“官声”,无法产生影响。也许“武氏专利”给当地人们出行带来的是麻烦,但可能最终又并不妨碍它成为专利,成为政绩。

怎样才能称之为好官,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学者型”、“发明家”,一些光鲜的称谓轻易赠上,但拿到坊间百姓那里去考考,可能马上露怯。有时候,一个官员在他置身的官场,和他所处的地方,往往收获着不同的评价。腐败官员起底报道,仿佛揭示了真面目,产生轰动,但在当地、坊间,一些事迹人们可能早已知道。归根结底,一个地方的民众如何评价他们的官员,并对其官声、仕途产生实质影响?

民众对“作秀”的把戏心知肚明,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官员作秀屡试不爽,更有甚者乐此不疲,靠作秀出政绩,原因在于看穿其把戏的人们也没办法,他们的声音太弱,于是作秀变得低成本、高收益。要听到来自社会最多数人的声音,那些腐败官员的光鲜“官声”,也将成为容易戳破的泡沫,不再那么容易好混迹。

分享到:
(责编:李嫣(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