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鹏
“嗤嗤嗤……”8月3日上午9点多,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苗圃路上持续发出这样的声响,并伴有浓重的煤气味道。原来是一处正在施工的煤气管道发生了泄漏,而周边又是各家商铺和居民楼的集中地,情况危急。但令消防官兵担忧的是,苗圃路上的临街商铺和各个小区的居民都因为闻到味道出来围观,更有甚者,竟然当场抽起了烟。(8月4日现代金报)
几天前,台湾高雄煤气泄露并爆炸的惨剧犹在眼前,几天后,宁波出现类似险情,市民竟然还围观看热闹,甚至现场抽烟!不得不说,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上,是存在“软肋”和“短板”的。
首先,群众在事故发生现场聚集和围观,会阻碍交通等,不利于救援,如果发生二次事故,无疑会加大伤亡情况。但遗憾的是,在国内,无论是发生气体泄露,还是火灾情形等,一些人都喜欢围观,往往事故现场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这种不懂远离危险,好奇心驱使之下的行为,明显是让人遗憾与忧心的。
其次,煤气是易燃易爆气体,煤气泄露时,不得有明火,甚至不得开关灯、电器,不得打手机,不得发动汽车等,这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但遗憾的是,对此毫无意识和思想的人,却不在少数。煤气泄露现场悠闲地抽起了烟,这无疑将自身与他人,还有公共安全都推向了一触即发的危险境地。
有现场民众说:“毕竟消防、公安的人都来了”。这种对消防、公安部门的信任之心,让人欣慰,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须知,消防公安也不是“万能应对器”,他们也需要时间和措施来进行应急处置,在危险没有完全排除之前,作为群众,有必要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安全知识的缺失,甚至煤气泄露现场抽烟的危险行为,无情地暴露了一些人思想意识上的安全“软肋”和“短板”。而这样的“软肋”和“短板”,又显然与我们的相关宣传与教育工作缺失是有关联的。对此,煤气供应、消防、政府等相关部门还须举一反三地反思:在事故应对、煤气使用、消防安全等宣传工作中,我们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到位?民众还有哪些错误意识和行为,需要我们去纠正?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