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鹏
8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司法厅主要负责同志解读了《法治山东建设纲要》。其中,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积极推动《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列入2014年山东省立法计划,建议将经济困难标准提升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2倍,把低保线之上生活困难的“夹心层”群众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据齐鲁网报道:山东司法厅:建议把低保线之上“夹心层”纳入法援)
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在为经济困难者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也发挥了不少援助与普法的作用。山东省此次拟定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夹心层”群众,也纳入到法律援助范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一者,法律援助扩容将为更多的人民群众节省法律维权等成本,推动更多的人走依法维权、用法律解决相关问题之路。“打不起官司”是老百姓的普遍感叹。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其法律知识掌握较少,“打官司”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要请律师等,还得付出相关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加大经济负责。而政府法律援助,免费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这有效地减轻了群众压力,有利于群众以法维权,同时有助于树立群众法律意识。
二者,“夹心层”纳入法律援助之后,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稳定,缓解上访等维权途径压力。法律援助使法律维权成本减少,人们自然会乐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如此以来,涉事双方私下纠纷和争执现象就会减少,甚至很多上访的情况也就不存在了,这于维护社会稳定,减轻上访等压力而言,无疑也是大有好处的。
“夹心层”纳入法律援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法律的免费服务,这本身也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行普法教育与宣传的需要,是有利于培养人们知法、懂法、用法意识,推进社会进入的利好之举。希望山东省这项举措能够尽快实施,也希望其它地方能够借鉴。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