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中国纪检监察报:御史的冤屈【3】

习骅

2014年07月31日09:5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御史的冤屈

  明朝拖了两百多年的事,清朝立马就办。

  崇祯帝上吊半年后,甲申年的十月初十,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在北京登基。当天,第一次最高国务会议召开,当场通过了一个划时代的政治决定:立即解决驿站问题!

  一是改民办为官办,老百姓由承担一切,变为依法缴纳驿税。喂养马匹、提供粮草和人力服务事宜,政府拿钱来买。

  二是政府收税之后,不能再向百姓摊派费用;经费不足的,由中央政府拨付。

  三是对抵制改革、继续从中渔利的,一律严惩不贷。

  新朝刚开张就做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4个月前,李自成临走时烧毁了崇祯的办公室,由于没钱修整,顺治的登基大典和这次会议,都是挤在一个小房子里进行的。全国尚未统一,各地反清复明活动方兴未艾,军费支出巨大,财政状况朝不保夕,却主动把钱袋子扔了,这日子还过不过?

  清廷算的是政治账。通过长期研究明朝的政治得失,他们发现,不人道的驿站制度对底层伤害太深,是明末内乱不止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老百姓会认为两家是一路货。何况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想在汉人的海洋中立足,本来就没什么优势。

  新政堵住了害人的无底洞,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终于有时间种地了,能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了,无数家庭欢呼雀跃。据《清会典事例》记载,基层干部收购粮草的时候,有时会压价讨点便宜,老百姓却笑眯眯的,因为最要命的负担没有了。

  为了体现坚定的政治决心,清政府以铁腕保障改革。直隶肃宁县令阳奉阴违,继续乱摊派,谎称是有钱人看到驿站经费困难,主动捐献的。县令和失职渎职的直隶总督、保定巡抚一起坐牢。

  从那次会议开始,一直到康熙前期,清政府改革、反腐两手抓,常抓不懈20年,基本解决了困扰明朝的一大祸害,再也没有反弹。清朝入关后迅速获得人民支持,还做到了长期执政,连退场也比崇祯体面,决不是偶然的。 (习骅)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